足球裁判沈寅豪在U20亚洲杯上的重大错判让人想起他在中超联赛里面的各种争议判罚,这些判罚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中国裁判员对VAR系统的过度依赖,以及在没有VAR系统帮助下暴露出来的专业能力问题。
在这场乌兹别克斯坦对阵也门的比赛最后时刻,也门队员带球突入禁区被对方防守球员明显踢到脚部,这样的动作在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裁判眼里都是一个标准的点球,但是沈寅豪却选择了无视这个犯规动作,这让比赛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比赛结束后,也门队员围着沈寅豪表达不满,但是在没有VAR系统的情况下,这个错误的判罚已经无法改变,最终也门队0比1输掉了这场比赛,失去了小组出线的希望。
沈寅豪当时就站在犯规动作发生的位置附近,视线非常清晰,但是他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判罚,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专业水平和判罚能力。
在这场比赛之前,沈寅豪在中超联赛中就经常出现判罚争议,他的判罚尺度不稳定,经常被VAR系统推翻判罚。
在2021年的广州德比中,沈寅豪判罚艾克森抢断犯规的那次判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艾克森的抢断动作非常干净利落。
那场比赛第8分钟,艾克森从对方球员身后抢断成功,形成了3打1的进攻机会,但是沈寅豪却突然吹响了哨子,判罚艾克森犯规。
这个判罚让艾克森忍不住笑出了声,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抢断动作完全符合规则,没有任何犯规的地方。
通过慢动作回放可以看到,艾克森的抢断确实非常漂亮,没有任何身体接触,完全是靠速度和时机抢到了球。
这样的判罚让广州队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进攻机会,最终这场比赛以3比3战平结束。
在有VAR系统的比赛中,很多裁判都会选择把关键判罚的责任交给VAR系统,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犯错的风险。
但是这种依赖性导致裁判在没有VAR系统的比赛中,经常出现重大判罚失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独立做出判罚的能力和自信。
沈寅豪在这场U20亚洲杯的比赛中就暴露出了这个问题,他在面对明显的点球犯规时,没有勇气做出正确的判罚。
这种现象在中国足球裁判群体中比较普遍,他们更愿意把判罚的责任推给VAR系统,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判断。
在国际足球比赛中,很多裁判都能够在没有VAR系统的情况下做出准确的判罚,这说明他们的基本功扎实。
沈寅豪的这次判罚失误,反映出中国足球裁判员在专业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裁判员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手段,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判罚能力。
在没有VAR系统的比赛中,裁判员更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素养来做出正确的判罚。
中国足协应该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特别是在基本功方面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在各种比赛环境下都能做出准确的判罚。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裁判员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次U20亚洲杯的判罚失误,应该成为中国足球裁判员提高专业素养的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