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谭旻:人形机器人是「难而正确的事」,将开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WISE2024商业之王大会

36氪 2024-12-02 09:11:41

11月28-29日,为期两日的36氪WISE2024 商业之王大会于北京隆重召开,作为中国商业领域的全明星盛典,WISE大会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见证着中国商业的韧性与潜力。

2024,是有些模糊且变化多于稳定的一年。相比过去十年,大家的脚步正放缓,发展更加理性。2024,也是寻求新的经济动力的一年,新的产业变化对每个主体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WISE大会以Hard But Right Thing(正确的事)为主题,在2024,什么是正确的事,成为我们更想交流的话题。

当日,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发表主题为《人形机器人走进工业制造 共育新质生产力》的演讲。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

以下为演讲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36氪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优必选的谭旻,今天跟大家分享优必选创业近13年来的一些思考。今年的36氪WISE大会年度主题“Hard But Right Thing”特别符合我们现在的状态。

在优必选创业近13年,持续投入人形机器人的过程中,每一天都是难以想象的Hard(难)。但同时,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人类历史上下一个最具颠覆性的产品,我们也认为投入人形机器人一定是一个正确的事情。做这个正确的事,实际上包含两个要点:第一,在艰难的环境下,能够努力地活下去;第二,脚踏实地的同时,我们也要展望星辰,坚持去做自己梦想的事情。

回到我今天的主题——人形机器人,很多参会嘉宾问我,人形机器人到底能做什么?我们正在持续思考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现在,我们找到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让人形机器人走进工业制造,来共育新质生产力。

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540亿美元,也就是过万亿人民币级别。可以想象一下,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各位身边出现的频率几乎为0,但到10年后,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预计,人形机器人将会成为下一个百年最具投资价值、最具规模的市场之一。

目前,几乎所有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都投资了人形机器人,而他们的人形机器人正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工厂领域。所以我们认为,智能制造应是首个大规模应用人形机器人的场景。

今年年初,我们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了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完成了汽车装配和质量检查等任务的实训。而后,我们对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又进行了迭代,最新一代的Walker S1已经进入了比亚迪的工厂实训。

可以看到,在商业化环节,当前全球99%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都还处在原型机的阶段,也就是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需要通过仿真平台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数据验证与整合。第三步我们称为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目前,优必选已经走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在创业近13年的时间里,始终稳扎稳打,逐步前行至今。在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我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与教训。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

优必选首选进入工厂领域有很多原因。除了对于整个产业的判断外,我们还看到,工业制造领域的需求是一个极大的刚需,人形机器人不仅是国家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应用领域,也是全球生产力竞争的最前沿。

但同时,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是,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不是取代人?我现在想告诉大家的是,首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大升级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反而是不够人、缺人。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公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制造业在2025年的工人缺口就达到3000万。这就意味着,在人形机器人还未真正进入量产阶段时,在国内就已经存在这么庞大的市场。非常确定的是,这就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巨大商机。

为什么人形机器人是缓解制造业人力供需关键的一环?首先,尽管工厂智能化趋势显著,但在智能制造领域,依然存在一个显著的70%与30%的比例。目前,无论是德国的工业制造4.0还是中国新兴的智能制造,工厂中的工作大约有70%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模块化。这部分工作基本使用机械臂等传统机器人可以完成,已接近技术发展的天花板。然而,剩下的30%工作则呈现出柔性化的特点,主要由人类完成。

对于目前机械化难以胜任的30%工作,未来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部分。其中约20%的工作属于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高温环境)的类别,这部分工作对人类来说可能过于严苛,需要人形机器人来完成。剩下的10%则是依然需要人与机器协作完成的工作。

可以预测,未来工厂中的工作分配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7:3,或更具体的7(全自动化)、2(由人形机器人完成)、1(人机协作)分配。这正是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并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领域。

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调研工厂和场景,最终跟比亚迪、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吉利汽车、东风柳汽等车企达成合作,将我们的人形机器人部署到它们的真实生产线上做实训。同时,优必选也跨行业与顺丰在智慧物流领域、与富士康在3C制造领域,都进行了合作,未来将人形机器人部署到它们的工作环节。这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比亚迪工厂实训(图源/优必选)

那么这些企业为何选择优必选?企业看重人形机器人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基于长时间的调研,我们归纳出五个核心维度,分别是理解场景、自主能力、灵巧操作、稳定可靠、量产交付。

同时,优必选具备全栈式技术能力,截至今年6月,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在全球拥有2450项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利;其中,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位居全球第一,这是技术核心的优势。

在五个核心维度中,我们尤其重视“对业务的了解和场景需求的把握”,这也是车厂最为看重的。为此,优必选研究院花费超过一年的时间深入汽车工厂,与工厂的创新团队和流水线工人共同拆解和分析工作场景,明确哪些任务可以由人形机器人完成,哪些需要人工介入。之后,我们确保人形机器人在虚拟仿真和场景实验中逐一打通这些任务。

第二,人形机器人的自主性至关重要。我们不能依赖遥控器来控制人形机器人,它们的自主决策能力非常关键。

第三,灵巧操作是人形机器人的必备能力。人形机器人需要拥有像人类一样灵巧的双手,能够完成搬运、打螺丝、喷涂、贴车标等任务。这依赖于多关节的灵巧操作和融合性技术。此外,人形机器人的稳定可靠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能否长时间稳定工作?在极端环境下,如汽车工厂的物流区在夏天超过40度的高温,能否持续工作而不出故障?这些都是人形机器人稳定性的重要考验。

最后,量产交付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在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能否真正将人类从高风险、重复性、复杂和污染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这是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的核心使命。目前我们正在这些领域努力,未来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在工厂中完成各种任务。

以比亚迪为例,我们通过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工业移动机器人、无人物流车以及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了室内外无人物流的协同作业,创造了行业的里程碑。其核心在于自主作业与协同作业,标志着我们从0开始,探索用人形机器人驱动,完成无人物流最后10米的工作。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比亚迪工厂实训(图源/优必选)

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背后,是我们对具身智能技术的积累,这里的核心在于如何将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躯干有效融合。这当中涉及到三项关键技术的成果。

第一,优必选已搭建了多模态大模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尽管通用大模型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并不直接,但建立垂域内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我认为是未来人形机器人在产业落地发展的必备核心能力。

第二,我们通过融合性训练,成功地将虚拟仿真与真实世界物理空间的数据采集相结合。这使人形机器人能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下进行双向反馈,实现真正的应用。其中,语义VSLAM导航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在全球首创性地运用语义VSLAM导航技术,通过设计语义感知信息与传统VSLAM紧耦合方法,实现由粗到精的二阶段语义导航,提升了Walker S1对空间的理解能力, 满足工业场景泛化需求。

第三,针对不同的工厂环境,我们采用了感控一体,端到端学习型的全身运动控制学习框架。这种方法使人形机器人在极其复杂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具备灵巧操作和稳定行走的能力,确保准确、精准地完成所有工厂任务的执行。上述三项技术获得了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将奖项颁给人形机器人技术成果,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未来,对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我们也提出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我们已在工厂单一垂直场景上取得了突破,是目前全球进入了最多汽车工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公司。第二步,我们将跨行业拓展应用场景,现在已跟顺丰、富士康等物流和3C企业合作。我们正在大步迈向第三步。我们期待在未来3-5年内重点突破3-5个行业,让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线上通过18-24个月实训,来逐步实现量产计划。

除了工业制造外,我们还关注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两个重大场景,致力让人形机器人除了赋能千行百业外,还能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技术,推动商业化落地,相信未来还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在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商业服务及消费端机器人等方面的更多思考与经验。

这就是优必选时至今天,一直在做的一件“正确的事”。借36氪的平台,与大家分享我们优必选走过创业之路,谢谢各位!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