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可以争取,唯独爱情不行,她不喜欢你,再努力都是徒劳。
这便是刘子行之于时宜的爱,一厢情愿,徒劳无功,还招人气愤。
原来地久天长,只是误会一场;最悲伤的爱情不是爱而不得,而是爱而不能。
这便是周生辰之于漼时宜的爱,刻骨铭心,偏偏要忍痛放手。
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这便是看剧的我们,看懂了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却意难平他们三者的选择。
要问:爱一个人有错吗?
答案就摆在那,爱作为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爱一个人当然没有错,错的只有爱人的方式和方法。
同样爱漼时宜入骨的两个男人,为何刘子行的爱招惹恨,而周生辰的爱让人意难平呢?
明明在我看来,刘子行爱的更猛烈,他可以为了漼时宜冒天下之大不韪,让江山易主,让她无上尊贵。
而周生辰爱漼时宜,时宜也深爱师傅,以他的实力,把她留在身边还是能做到的,但他却放手了。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三角虐恋,注定结局没有赢家。
一、周生辰爱得深沉却不勇敢
小南辰王,生于帝王之家,为消先帝疑虑,自愿请缨一生驻守西州,并舍弃皇姓,改名周生辰。他年少成名,从无败绩,家臣上千,手握七十万王军,心怀天下,从未有过谋逆之心。
也许,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守护一方百姓安宁,直到战死沙场。所以才会有了幼帝登基时,“一生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的誓言。
可话音未落,就被漼太傅硬塞了一个有婚姻在身的女徒弟,还是个名门贵女,未等他推脱,就被漼太傅堵了退路,他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不曾想,造化弄人,这个硬塞来的徒弟会成为他这一生割不断理还乱的痛。
也许是拜师礼后,漼三娘的一番嘱托,让周生辰对漼时宜心生怜悯,觉得她小小年纪就因为心病不在开口说话,着实可怜。
也许是因为漼时宜太懂规矩,温婉贤淑,每日晨昏定省,心思细腻,让周生辰颇为震惊。
也许是他出征前去跟时宜交代王府的一些事情,时宜拉着他的手比划捷报开始,周生辰对这个徒弟开始不同。
他会亲自带她熟悉王府,会把藏书楼的钥匙交给她作为拜师礼,会命她忘记那些繁文缛节的俗礼,会为她重拾音律教她古琴,亦会介意男女授受不亲裹着狐狸皮抱她回房,还会为她补上上林赋的那句:色授魂与,心悦于侧!
为了她的心病,遍寻天下名医,还自修一身医术。为了她口中念念不忘的青龙寺修行的父亲,将自己建的寺庙命名为青龙寺。知道时宜喜欢喝茶,不惜一掷千金买来送她。会把最珍贵的白色箭羽送给她,只为她开心。还会为她买她最爱吃的石榴。
更为了她拒高氏于千里之外。也会因为听到她带家兵驰援雍州而惊慌失措,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支援,最后来一个大大的拥抱。还会因为时宜被杨绍劫持,狠话放尽,单枪匹马地跟随他们一路到南萧,寸步不离。
也不惜为他抗一次圣旨拒收她为义女,带她纵马一日西州热闹的街头,在荒废已久的寺庙留下无人知晓的秘密。
江陵之行,他陪漼时宜一起品尝美食、听曲看戏、喝菊花酒、渡重阳节,俨然过上了普通人家的小日子。
在他听到时宜说:我以心属一人,我对他心意已决!
他在龙亢书院漼时宜的门外听了一夜雨,回想自己尴尬的实力和身份,年少时立下的终身不娶的毒誓,他终究又变回了小南辰王。漼时宜的勇敢,大胆的表白,终究没有换来周生辰的那句“我要娶你”的承诺。
周生辰对漼时宜爱的深沉,爱的力所能及,爱的处处皆是温情。他从未把爱说出口,但漼时宜从未觉得被辜负。
也许是这份感情中隔着明知不可为的天堑,让他们都难以启齿,以至于最后被拆散都变成了无法释怀的悲愤,意难平的绝望。
送不出的石榴,回不去的西州,等不到的开春,去不到的雁门关,没写完的上林赋,没送来的捷报,还有不能相守到白头的人,终在最后一刻让人痛彻心扉。
二、刘子行爱得猛烈却不懂时宜的内核
纵观刘子行的一生,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人。他虽然贵为太子,但并没有实权,他不过是戚太后可以随意拿捏的工具人。
他懂蛰伏,有智慧,为了活命,他不争、不抢、不夺甚至不动声色。
而漼时宜,即便是以一副画出现在他阴暗的生活里,也仿佛一道光,给了他一丝温暖,一丝慰藉。
他日日睹物思人,他曾无数次想象过漼时宜的活灵活现的样子,也就萌生了迫不及待想见到漼时宜的想法。
终于,他千里迢迢的赶到南辰王府,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漼时宜。他欣喜若狂,竟不自觉地慌了神。
但当他看到时宜对待周生辰温柔的眼光,开心的表情,他落寞得像个孩子,还暗戳戳地生出几分醋意。在得知世人喜颂小南辰王的美人骨时,又多出几分恨意。
就在漼太傅请求太后废除婚约时,他慌了。他想挽留,却又无力挽留。但他还是拉住漼时宜大胆的问她:我如果愿意舍弃一切,你愿不愿意跟我在一起?他明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他还是想赌一把。
爱了那么多年,因为不甘心,因为放不下,他固执地以为,得不到心,先得到人也是好的,只要真心以待,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所以,在她再一次救出戚太后时,他要的赏赐依然是赐婚漼时宜。
眼看着大婚在即,一切进展顺利,刘子行却多出一份妄念,他想做江山易主的帝王,亦想除掉周生辰这个扎根在他心底的刺。
他大摆鸿门宴,设计周生辰,污蔑他谋反。更是用小皇帝的命逼他投降,并刺了他剔骨之刑。
他幼稚的以为,只要不让时宜知道真相,手握时宜家族的命运,就能相安无事,就能共度余生。
可结局,漼时宜舍了漼姓,义无反顾,为了周生辰,也为了爱殉了情!只留下刘子行在城楼上悲痛而绝望地哭泣。
刘子行虽爱漼时宜入骨,但却不懂得漼时宜的内核,而且他用错了方式。刘子行为了爱不择手段,最终弄丢了时宜,自己也含恨而终。
三、漼时宜可以为爱生也能为爱死
漼氏一族乃是豪门望族,权势显赫,作为族中出身正宗的唯一女孩,漼时宜从小便饱读诗书,知书达理。在王府的这些年,耳濡目染,更是懂得何为家国大义。
她说:她想一生于西州,修纂经史,实则是想嫁的人不能嫁。她说:女儿从未有过妄念,只想留在西州,陪着那个她爱却不能嫁的周生辰。
可是坊间传闻:漼氏侄女和小南辰王行苟且之事,罔顾师徒名分,亡故纲常伦理。
天下的望族和王府的劲敌更在虎视眈眈,不会放弃一切摧毁和中伤王府和漼氏的机会。
为了师傅不被诟病,不被污蔑,不落尘土,她还是选择让步了,忍痛接受赐婚。
她了解自己的师傅,更懂那个她深爱的男人。她为了他的安危可以去嫁不爱的人,但她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
刘子行自以为做了帝王,可以为所欲为,可以随意拿捏她的家人,可以让她有所顾忌。但他却忘了,他赐了周生辰剔骨之刑,还污蔑他谋反。他以为自己除掉了心头大患,拔掉了心中的那根刺。这些之于漼时宜,无疑是催命符,偏偏他不懂这一点。
师傅在,王府在,她尚愿苟活于世;可偏偏刘子行毁了她所珍视的一切,让她想守护的人和事都成了一场空,注定了漼时宜为爱殉情的结局。
漼时宜,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强女子,可以为爱隐忍,也可以为爱牺牲。
为了周生辰,她表白过,跟母亲恳求过,选择过,最后不顾一切奔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