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小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零零看文化 2024-12-28 20:32:59

文徵明 53 岁小楷《跋赵孟頫百马图卷》,此楷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元代以少数民族之姿入主中原,政治格局错综复杂,民族矛盾与阶层冲突交织纵横。赵孟頫,身为南宋宗室后裔,处于易代之际,其心境复杂难明。虽入仕元廷,却仕途蹇滞,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遂倾于笔端,绘事成为其精神寄托,《百马图》或为其政治境遇的曲折映照。

文徵明53岁小楷《跋赵孟頫百马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图片来自秋风艺术

文徵明成长于明代文化蓬勃之世,吴门画派蔚然兴起,其浸淫于浓厚的艺术氛围,早年精研晋唐法帖,广采博取。至中年,其小楷风格卓然成家,既具欧阳询之严谨刚劲,又得王羲之的潇洒韵致,笔法细腻入微,如“锥画沙”般力透纸背,点画呼应宛如《兰亭序》之灵动自然,结构精巧平衡,在平正之中时出险绝之姿,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精妙,整体布局疏密得当,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而和谐,尽显清新典雅、温润秀美的独特风貌。

于《跋赵孟頫百马图卷》中,其小楷笔法精妙非凡。笔画起止分明,锋颖锐利,线条刚柔相济,弹性十足。如“风”字撇画,起笔轻盈,行笔渐重后迅速提笔出锋,恰似“飞鸟出林”;捺画一波三折,沉着稳健,仿若“万岁枯藤”,尽显笔力与灵动变化之妙。

结构上大胆创新,在传统基础上追求奇崛。以“是”字为例,上半部分紧凑规整,下半部分的捺画舒展飘逸,打破常规布局,于险中求稳,似《古诗四帖》般在欹侧变化中达成和谐统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与艺术感染力。

整体布局疏密得宜,字距与行距仿若天成,既不局促,亦不松散。每行中轴线微微起伏,韵律天成,恰似“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一气呵成,毫无滞碍。

百马图卷

从文化角度观之,此跋乃是明代文人对元代书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有力见证。文徵明借这篇跋文,穿越时空与赵孟頫对话,既表达了对前辈艺术成就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亦在笔墨间融入自身感悟与时代精神,宛如一场跨越历史的心灵共鸣。其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为后世探究两位书画大家的艺术世界,留下了珍贵的线索与不朽的华章,令观者叹为观止,沉醉于书法艺术的无尽魅力之中。

0 阅读:3

零零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