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撑腰!深圳楼市统租大时代,颠覆or救赎?

琼花碧草意迷 2025-01-08 20:19:34

在当下中国楼市的版图中,深圳可以说是楼市孤勇者,果敢地踏入改革的深水区。

一项备受瞩目的举措在深圳房地产领域掀起波澜 —— 国企化身 “二房东”,大力推行 “深圳统租” 模式。

这场变革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又将对城市发展与民众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统租之源:政策驱动与城市愿景

深圳,这座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创新之都,向来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诸多领域开疆拓土。

楼市改革亦不例外,此次统租行动是其精心布局的关键一子。

从政策大背景来看,深圳将自身定位为全国房地产政策创新的试验田,矢志学习新加坡先进的房地产发展经验,期望通过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性的尝试,蹚出一条适配中国国情与城市发展需求的特色之路。

深入探究背后的核心诉求,便是为城市发展留住 “新鲜血液”,尤其是年轻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住房作为吸引人才扎根的关键要素,自然成为深圳发力的重点方向。

通过统租模式,将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出租房进行统一收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精心装修、全方位升级改造,而后以崭新的面貌投放市场面向租客出租。

其愿景是以高质量、中等价位的租赁房源,逐步替换掉往昔城中村低质量、低租金却配套匮乏的居住空间,为人才营造一个温馨舒适、能安心拼搏的居住环境。

不可忽视的是,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变革难免伴随着 “阵痛”。

原城中村的租户们,作为城市发展的建设者,此刻却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虽说从长远视角审视,这是城市进阶的大势所趋,恰似往昔北京推进相关改革时,借助市场化的租金杠杆,使得一部分人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居所,迈向城市的新角落,现实的冷峻令人唏嘘。

据统计,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达1766万,其中近1343万人长期居住在城中村。

而按照深圳市的宏伟规划,2021-2027 年,全市计划新增100万套保障性住房,预计覆盖350 - 450万人;展望2035年,更是力求让超500万人入住保障性住房。

深圳对于统租房,显然是志在必得,当下种种作为仅是这场改革大剧的开篇序曲。

统租之波:影响深远的涟漪效应

当统租的齿轮缓缓转动,广泛波及深圳的各个阶层,尤其是广大打工人。

租客们当下最为揪心的搬迁时间、搬迁补助、学位配套等问题,官方虽已出面回应,传递出 “妥善处理” 的积极信号。

一些隐性影响却悄然滋生,逐渐超出政策初始的预期范畴。

首当其冲的便是租金波动问题。

在白芒村、屏山村、龙华园坊等地,那些暂未被统租的房东们似乎嗅到了商机,纷纷开启涨价模式。缘由不难理解,深圳国企运营的微塘公寓,在经历精装修、配套设施进阶升级后,租金预计上扬10%左右。

如此一来,市场上的城中村房东们为追求更高收益,跟风而动,毕竟房源供给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国企翻新改造后的租赁房源更多是优化品质而非扩充数量。

这租金上涨,无疑成为统租给深圳打工人带来的首个显著 “冲击”。

再者,租客们面临的“无处安身” 困境愈发凸显。

以白芒村正在搬家的刘先生为例,他无奈倾诉:“我们在这儿住了十几年,生活虽平淡却惬意,房租亲民,周边环境也算便利,交通四通八达。对于统租,打心底支持,可房东突然要求限期搬走,附近村子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合适出租房,即便有,租金大多也涨了500-1000块,现在大家都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

这种漂泊感,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刺痛着众多租客的心。

还有心理层面的 “预期被打乱” 问题。

统租改革一旦全面铺开,城中村的居民们内心便被不安笼罩。

没人能精准预判,自家所在村子何时会被纳入统租范畴,房屋会不会面临变动。

可要做好这种全民的预期管理谈何容易,房屋征收涉及多方复杂利益博弈,寻得最优解宛如大海捞针。

在这些显性问题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隐性难题,亟待城市管理者们智慧化解。但换个角度看,深圳此番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的经验,未来或许会成为全国其他城市借鉴、总结与优化的宝贵财富。

统租之力:资金保障与模式前瞻

这一轮统租改革的澎湃动力,源自坚实的资金支持与创新的运作模式。

深圳前不久对 “十四五” 规划中的住房保障任务目标进行大胆上调,追加20万套保障性住房,总量从54万套跃升至74万套。

鉴于新建房屋耗时漫长,收储城中村房源成为最现实、最快捷的破局之法。统租后的城中村租房将被正式编入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成为 “正规军”。

主导这项浩大工程的是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它凭借自身实力与公信力,与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强强联手,成功斩获5000亿的巨额资金授信额度。

旗下的微棠公寓品牌已迅速开启运营招租流程,从1300元的单间到2100元的一室一厅,在高消费的深圳,这样的价格颇具吸引力,为租客们提供了相对亲民的选择。

深圳顺势成立了安居微棠租房租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它作为后续统租改革落地的关键执行主体,肩负重任。

其运作模式环环相扣:先是统一收储城中村房源,犹如在城市中收集散落的拼图碎片;接着精心投入装修改造,为每一片 “拼图” 绘上崭新色彩;而后大力优化周边配套设施,让居住体验全方位升级;最后推向市场对外出租,完成一幅完整的城市居住新画卷。

在此过程中,政府出资补贴国企,为项目注入温暖 “底气”;银行贷款助力,让国企步伐稳健有力。

有理由大胆预判,这种模式未来极有可能在一线城市以及实力强劲的二线城市生根发芽,成为城市更新、住房供应、人才安居等领域项目运作的标准化范式,引领中国城市住房租赁新潮流。

统租之议:利弊权衡下的社会思辨

统租模式在深圳楼市舞台上登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不同群体站在各自立场,对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

对于普通年轻白领群体而言,统租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

以往申请政府保障性住房,条件严苛得如同高山险阻。不仅要求申请人是本区户口或劳动关系在本区单位,人均住房面积还得严控在15平米以内。

即便幸运地迈过这些门槛,漫长的排队等候期更是消磨人心,少则两三年,多则望眼欲穿。

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常常无奈表示:“区里申请公租房的人太多,优先满足企业需求,个人只能慢慢等。” 而统租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

国家主导收储房源,既能确保房屋质量可靠,又能稳定租金水平,申请流程也有望更加便捷高效。如此一来,年轻白领们申请到心仪住房的概率大幅提升,能更快地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安心追逐梦想。

硬币总有两面,统租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而言,却像是一场 “冷雨”,带来诸多不便。

部分自媒体账号在这场变革中 “剑走偏锋”,抛出一些耸人听闻的阴谋论。

比如,有声音质疑深圳统租项目注册资本仅20亿,银行授信却高达5000亿,暗指深圳财政吃紧,妄图 “空手套白狼”。

但稍加分析便知,这种说法漏洞百出。

深圳2022年财政收入已突破万亿,家底雄厚,况且以其特殊政治地位,何须用此手段?

再者,很多账号混淆了授信与实际贷款的概念,纯粹是情绪化宣泄。实际上,即便按最乐观估算,深圳计划新增的74万套统租房,假设每套装修、运营成本高达10万块,总成本也不过740 亿,根本不可能耗尽5000亿授信。

还有一种颇具前瞻性的揣测,即深圳日后可能将统租房的租金收入打包成金融产品。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谋略来看,这一设想极具可行性。

一方面,它能拓宽资金渠道,解决资金 “燃眉之急”,让金融机构在稳健投资中获利;另一方面,利用融到的资金持续收储、翻新房屋,加速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张,实现城市与民众的双赢。

毕竟,深圳近年来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难题煞费苦心,计划2023年开工60个项目,筹集16 万套住房改善人才居住体验。

统租模式在深圳已然启航,虽前路挑战重重,但蕴含的机遇亦不容小觑。

它是城市管理者为破解住房难题、优化人才结构的大胆尝试,也是中国楼市在新时代寻求突破的生动缩影。

未来,我们期待深圳在统租之路上不断优化完善,为更多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让城市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港湾。

【文本来源@厉害财经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54
评论列表
  • 2025-01-10 13:32

    统租房?利益驱动!统租公司空手套白狼!保证统租公司百分之一万赚钱,政府百分之一亿亏损!别不信灰色地带,这灰色地带很深、很深、很深!

  • 2025-01-09 01:37

    打心底里支持那就搬走啊。要租城中村不是不让你租,偏要让人搞一刀把价格搞上去,一套成本增加十万,加上又要养人,增加的成本十年租金都收不回来

  • 2025-01-10 13:19

    这个模式只要钱够,房租肯定能涨上来,深圳很多村的农民房被整栋买下来,喷个涂涨价出租,一栋两栋没事,只要超过三分之一房价自然就涨了,打工人的羊毛都撸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