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兮解读】无论和谁在一起,都要戒掉的“弱者思维”

王真兮情感 2024-12-23 20:14:55

心理学家海灵格说:“受苦永远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时常感到委屈,不断抱怨,然而日子并没有变好,反而愈发糟糕。工作上的不顺心,他们归咎于客户的挑剔;人际关系不好,他们认为是对方难以相处;感情上的冲突,他们则指责伴侣不够体贴。这类人倾向于把所有的问题归咎于外界或他人,而自己却置身事外。

在婚姻中,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然而,最可怕的并不是强者之间的针锋相对,而是弱者所用的独裁态度。拥有弱者心态,即受害者心态的人,看似弱小无助,却无形中成为了关系的审判者,不断向伴侣施加压力。他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表面的抱怨和要求,而是始终逃避责任、拒绝成长。

在感情的世界里,存在一种“受害者心态”的现象。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经历的不幸都是他人造成的,总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中,陷入无尽的自怜之中。他们总是过度依赖,把喜怒哀乐寄托在他人身上,喜欢把问题放大,还把结果想象得很是糟糕。这种心态就像是一个保护罩,将所有痛苦和压力都转嫁给别人。

有的人倾向于让他人来解决问题,而自己则扮演无辜的角色。他们认为自己别无选择,常常会退行为“婴儿”,放弃了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他们不擅长解决问题,却越来越擅长为难别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做到近乎完美,情绪过激的情况在所难免,需要彼此包容和理解。如果长期陷入这种心态,只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让自己的生活愈发艰难。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俩邻居,一只乌鸦和一只鸽子。乌鸦因为它的叫声难听,被大伙儿嫌弃,于是想要换个地方生活。临走前,鸽子拉住了乌鸦,语重心长地告诉它,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叫声,不管飞到哪里,还是会有同样的困境。这就是著名的“乌鸦定律”。同样,若一个人总是固守错误的行为模式,而不自省的话,那么过去的痛苦便会如影随形,很难摆脱掉。唯有正视和勇于改变自己,才能拨开重重迷雾,打破层层枷锁。

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人自始至终都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不断放大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却对对方的努力和付出视若无睹。这种心态不仅阻碍了自身的成长,更使他们的关系逐渐陷入困境。 即便对方积极的付出,但给到对方的回应是不断的否定和打压。真正的成熟,体现在能够勇于承担自我责任上。在沟通时,用同盟的视角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对立、剑拔弩张,单方面地宣泄情绪。

在一次节目中,黄执中分享了两种不同的叙事逻辑。面对同一件事,一种描述是,“我和朋友喝了小酒,回家太晚结果被老婆骂了一顿。”而另一种描述是,“难得和老同学聚聚,为了不扫兴,我喝得比较晚,回家时果然被老婆骂了一顿。”尽管情节相同,但前者是被动叙述,后者则是主动叙述。前者透露出“我好倒霉,老婆好凶”的情景,而后者表明“这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诸如“都是他的错”、“我能怎么办”、“我也不想这样”之类的说辞。这些看似委屈、无力的说辞,实则却是被动逻辑。尼采曾说:“是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生活,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熟,只要观察他在人生故事中扮演的是主动角色还是被动角色。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选择。”说白了,戒掉弱者思维,并不是让你在遭遇不幸时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是要学会自我的觉察、对自己负责, 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经历很多人,遇到的人是不是良人,从来都不由我们决定。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允许这些人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允许伤害的发生。

张德芬说:“当你觉得所有人都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因为你的内在有一个低低在下的自我。当你有被别人轻视的需要时,才会被别人拿捏。”归根结底,外界如何对待你,都是你允许的。频繁地感受到被压迫、被牺牲,这往往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如果我们不懂得成长,就只能沉浸在自怨自艾中,停滞不前。同样,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问题就会永远的存在。

有一句话说:“把自己看成受害者,就永远在找凶手;把自己看成前进者,就永远在找助手。”不要让自己沉浸在受害者思维上,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流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也依然坚持奔跑的人。

0 阅读:3

王真兮情感

简介:情感挽回 情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