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宁夏首富党彦宝面临三重危机

永寿反做空 2025-04-14 13:49:12

陈聆听/文

2025年3月26日,宁夏首富、宝丰能源(600989.SH)实控人党彦宝被撤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事件披露次日,即3月27日,宝丰能源股价开盘即跌停,最终收报15.86元/股,单日市值蒸发约129亿元。随后三个交易日股价持续震荡,至4月1日收盘回升至15元/股,但累计振幅达8.8%,市值蒸发近200亿元。

宝丰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正常开展,各个项目有序推进”,党彦宝“正常履行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职责”。

然而,官方未披露撤销资格的具体原因,仅表示将提请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追认,但市场与舆论的疑虑远未消散,更引发公众对宝丰能源高负债、高分红、高慈善、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的追问。

实控人地位的任何波动往往被视为潜在风险信号,党彦宝通过其控股的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丰集团”)和东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毅国际”)分别持有35.65%和27.27%以及直接持有7.53%,掌控宝丰能源70.45%的股权,其个人动态与公司命运紧密相连。

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突然被撤销

2025年3月26日,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撤销唐勇、党彦宝、李民吉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的决定》。这一决定距离其2023年1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仅两年有余,而其此前已连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党彦宝的政治身份曾是宁夏民营企业的“金字招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代表共青团和全国青联界别,同时身兼宁夏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形成“首富+首善+政商代表”的三重光环。

那么拥有诸多光环的党彦宝,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为何突然被撤销?

根据金融界报道梳理,回溯过往轨迹,一系列微妙信号已预示着变化。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党彦宝的公开曝光度较往年显著下降,社交媒体及新闻平台鲜见其参会动态或发言报道。但在2024年两会时,他尚以“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需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为主题接受多家媒体专访,成为能源领域的舆论焦点。

在政商互动层面,近一年来党彦宝的公开政务活动记录呈现断崖式减少。其最后一次见诸官方报道的政企交流,是2024年4月其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政府主席王莉霞在呼和浩特会见,此后长达11个月内,再未出现其与省市级领导会面或出席政府活动的公开信息。

另外,在2025年2月25日召开的宁夏第三届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宝丰集团作为全区营收规模第二的龙头民企,竟落选“宁夏优秀民营企业”榜单,党彦宝本人也未获“宁夏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这与该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形成鲜明反差,被外界视作政商关系微妙变化的显性标志。

再者,有人进行分析,结合历史案例,政协委员资格撤销通常与违纪违法或重大负面事件相关。哪些情形会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与齐同生履历高度交集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九条规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严重违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或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由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分别依据情节给予警告处分,或撤销其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的资格。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第三十九条规定,对违纪违法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违纪违法的,可由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针对不同情形,相关处理决定待召开全体会议予以追认。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查阅相关新闻,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撤销石磊、唐一军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两人的最后结局是双双落马。据公开报道统计,自2013年2月-2016年9月以来,已有27人因严重违法或违纪被十二届全国政协撤销委员资格,这些被撤销委员资格的人最后基本是因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等,被开除党籍、公职或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甚至有的判处无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撤销消息发布的前一天,即2025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齐同生涉嫌受贿一案作出逮捕决定。

图源:高检网

而在“党彦宝被撤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相关消息的评论区中,不少网友也都提到了齐同生此人。

梳理两人的履历发现,齐同生与党彦宝在工业口(煤炭)与政治身份(政协)上屡屡交叠在一起。齐同生被控“在采矿权办理中谋利”,而宝丰能源核心业务依赖煤炭资源,引发外界对政商利益输送的猜测。

2003-2005年,齐同生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负责重大项目审批。2005年,党彦宝创办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涉足能源产业,以煤炭为起步。

2005-2007年,齐同生任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分管经济工作。2006年,党彦宝投身到宁夏“1号工程”建设中,全力建设“宝丰能源循环经济工业基地”。

2013-2018年,齐同生任职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也正是在此时,党彦宝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4年10月8日,齐同生涉嫌违纪违法接受调查。2025年3月14日,被开除党籍,3月25日,因受贿罪被逮捕。第二天的3月26日,党彦宝被撤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的决定。

460亿债务与30亿分红迷局

作为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宝丰能源(600989.SH)实际控制人,如今全国政协资格被撤,不仅影响其个人声誉,还将削弱宝丰能源的政企关系网络。

事件发酵后,更将宝丰能源的财务矛盾推向台前——在负债总额攀升至465亿元、流动比率仅0.23倍的背景下,公司却宣布派发30.07亿元现金分红,超七成流入实控人党彦宝及其关联方。这种“高负债与高分红”的资本迷局,成为市场与舆论争议的焦点。

2025年3月12日,宝丰能源发布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宝丰能源总负债攀升至465.6亿元,较2021年的136.84亿元增240%,资产负债率达51.98%,创上市以来新高。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有息负债合计301.41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40.99亿元,短期偿债缺口巨大,截至2024年底,账面货币资金仅24.77亿元,远低于一年内到期的63.6亿元非流动负债,流动比率低至0.23,短期流动性已逼近警戒线。

其长期借款从2023年的175.24亿元增至215.13亿元,叠加租赁负债从68万元暴增至24.21亿元,公司总负债已经高达465.6亿元,同比增长40.69%,债务结构持续恶化。

面对不断走高的资产负债率,宝丰能源也曾试图非公开发行股权融资。2023年,公司计划通过定增募资100亿元支持内蒙古项目,但因上交所多次问询债务风险及政策收紧,最终撤回申请。

尽管公司宣称通过自有资金完成建设,但负债规模在三季度激增129亿元,财务费用同比飙升128%。分析指出,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甚至触发债务违约。

宝丰能源在如此的债务高压下,2024年仍宣布派发30.07亿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47.4%,创历史新高。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50亿元。据统计,公司高管中,年薪500万元以上的有两名,400万元以上有三名,300万元以上有8名,200万元以上有12名,100万元以上有13名,报酬相当丰厚。其中实控人党彦宝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70.45%,累计套现逾60亿元。

市场人士质疑,在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下,高额分红是否优先满足实控人利益,而非考虑公司长远发展,缓解债务压力?

《财中社》等媒体直指,宝丰能源在账面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高额分红,存在“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高管高薪与股东高回报看似“双赢”,是否是为了掩盖了公司治理中实控人话语权过大的隐患。有投资者担忧,实控人通过分红套现,将公司债务风险转嫁给中小股东。

党彦宝及其控制的宝丰集团、东毅国际通过多层次股权质押,形成复杂的融资链条。宝丰能源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用于项目扩张,再以高分红形式将资金回流至实控人,形成“借债分红”的闭环。中金在线指出,这种模式加剧财务风险,若项目失败可能触发债务危机。

事故频发处罚却低于行业水平

除债务问题外,宝丰能源的安全生产与环保合规性亦饱受争议。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大过天。宝丰能源一直将“坚持走安全、环保、节能、清洁生产的绿色发展之路”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计收到120项行政处罚,其中90项涉及安全生产问题。作为一家化工企业,这么多的安全生产罚单,着实不算低。

在环保方面,2021-2023年宝丰能源因废气排放超标、违反排污许可等问题累计被处罚12次。2024年,公司再因烟气超标、批建不符等问题受到3次环保处罚。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事故的处罚力度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某起类似规模的化工企业安全事故为例,该企业因操作流程违规导致一人死亡,被责令停产整顿6个月,处以高额罚款500万元,企业主要负责人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反观宝丰能源,在造成两人死亡的安全事故后,所面临的处罚则相对轻微。其仅仅是被要求限期整改,罚款金额也仅仅是20万元。在环保行政处罚方面,宝丰能源因废气排放超标被处罚,但罚款金额也微乎其微,相较于其他企业在类似情况下所面临的更为严厉的处罚,甚至被要求关停整改,宝丰能源的处罚显得不痛不痒。

这种处罚上的明显差异,难免让人对其中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产生质疑。坊间有传言称宝丰能源背景深厚,这或许是其在行政处罚中能够“从轻发落”的原因。更有网民直言不讳地指出,党彦宝能被从轻处罚与上文提到的宁夏落马人物齐同生有关。

在宝丰能源近年因安全事故和环保违规被多次处罚时,宝丰能源的ESG报告中,对安全事故只字不提,却大篇幅渲染慈善贡献,在基金会的宣传中,安全生产事故问题被刻意淡化,反而强调“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有环保人士指出,这种“一边污染一边行善”的模式,本质是“用慈善洗白企业污点”。

那么,党彦宝的慈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被指用慈善换取政治资源

2011年党彦宝与妻子边海燕特意远赴美国学习慈善经验,效仿洛克菲勒基金会管理模式,回国成立的燕宝慈善基金会。基金会以“教育扶贫”为核心,承诺每年捐出企业利润的10%,累计资助38.87万名宁夏及甘肃酒泉学子,捐赠总额达45.03亿元,覆盖宁夏80%的大学新生。这一模式被官方称为“中国慈善样本”,党彦宝更连续五届获“中华慈善奖”,成为西部企业家的道德标杆,素有“宁夏首善”之名。

2024年胡润慈善榜显示,党彦宝以6亿元捐赠额位居第三,仅次于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和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

然而,党彦宝的慈善行为在舆论场却引发争议。网友质疑,宝丰能源在高负债背景下持续大额捐赠,本质是“用银行的钱做慈善,用工人的钱分红”。

2025年3月,公司宣布拟向燕宝慈善基金会捐赠6亿元,而同期借款和应付款合计超400亿元,这种反差进一步激化了舆论矛盾。

更值得关注的是,燕宝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也存在合规性争议。根据公司章程,宝丰能源需每年向基金会捐赠10%利润,这一条款被部分法律人士质疑为“未经股东大会授权的强制捐赠”。

2019年,东方财富网股吧曾发文指出,此类捐赠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但宝丰能源至今未修改相关条款。

事件引发的舆论呈现明显地域分化。宁夏本地学生普遍对党彦宝持感激态度,因其通过燕宝基金会资助了数十万贫困学子。2025年政协委员资格撤销事件后,数万受助学生还自发在社交平台为其辩护。

党彦宝的能源帝国高度依赖资源审批,其慈善行为与政商互动紧密。基金会捐所建的移民区学校和卫生院,多位于宁夏能源化工基地周边,而这些区域正是宝丰能源的核心业务版图。

党彦宝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前,其慈善行为曾多次获地方政府背书,如宁夏统一战线文章称其“扛旗乡村振兴”。这种“慈善-政绩”的捆绑,被舆论质疑为“用公益换取政治资源”。财经评论员叶檀指出,宝丰能源的“高负债+高分红+高捐赠”模式存在系统性风险,可能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

2025年4月2日,在被撤全国政协资格后,党彦宝首次出现在旗下上市公司宝丰能源(600989.SH)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

图源: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官网

不可否认,宝丰能源的快速崛起推动了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其年均数十亿税收贡献构成宁夏财政收入的关键支柱,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加速产能扩张,构筑起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然而,企业扩张进程伴随争议。雪球分析指出,实控人党彦宝资格撤销事件引发更广泛的监管关注,或新能源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公司股价可能进一步承压。

[引用]

① 宁夏首富党彦宝“归来”.腾讯财经2025-04-04.

② 起底宁夏首富党彦宝:爆发的宝丰能源与失利的扩张.新京报2019-10-09.

③ 成百上千亿的投资背后,是谁在给宝丰“输血”?.财富质点.2022-09-06.

④ 950亿宁夏首富党彦宝,旗下宝丰能源百亿定增黄了.市场投研资讯.2024-11-13.

⑤ 党彦宝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宝丰能源回应:履职暂未受影响.新京报.2025-04-03.

⑥ 被撤销委员资格后党彦宝首露面.财中社.2025-04-02.

⑦ 宝丰集团实控人党彦宝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被撤,慈善榜探花,上市公司多次发生安全事故.金融界.2025-03-28

⑧ 宝丰能源的背后“矿”味.能源圈.2025-04-01.

⑨ 宝丰能源慷慨分红30亿,超七成流向宁夏首富党彦宝.财中社.2025-03-25.

⑩ 宁夏首富霸气分红!宝丰能源拟派息30亿元,13名高管获百万年薪.华夏时报.2025-03-20.

⑪ 宁夏首富党彦宝被撤政协委员资格,宝丰能源市值蒸发近200亿元.财中社.2025-04-02.

⑫ 正反党彦宝.淡泊的香瓜3SXZM.2025-04-05.

5 阅读:2556
评论列表
  • 2025-04-15 17:43

    负债高的离谱,供货商上门要债挤成堆,打官司都打不赢

永寿反做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