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

南无地藏王菩萨感恩父母 2024-09-22 17:02:43

印光法师|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

净土十三祖

24、复高邵麟居士书四(第四部分)

【原文】

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14 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

【白话文】

有关信愿行三法的具体内容,《净土十要》中有详细的开示。而《净土十要》中的第一要,《阿弥陀经要解》五重玄义中,在第三阐明宗趣这一章节里,对信愿行三法的发挥,最精确详细不过了。后面的每一节每一段,都有说明,应该细心阅读。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至于念佛时,心难归于一处。当收敛心神,恳切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能将散慢妄想之心归纳于一句佛号中。收敛心神之法,没有比至诚恳切更为有效的了。心若不至诚恳切,想要收敛也办不到。如果已经至诚恳切了,心念仍然还是达不到纯一,那就当收敛耳根,仔细地听自己念的佛号。无论出声念还是默念,都必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然没有动口,但在心里仍然有口念的动相。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清清楚楚的发自于内心,实实在在的从口中出来,明明白白的听进耳朵,如此收敛心神,妄念自然就消失了。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

如此或许还是妄想纷飞,那就用十念记数法,将全心的力量,都用在一句佛号上,虽然妄念蠢蠢欲动,但没有空间让它有插足的机会。这个十念记数法,是收敛心神念佛的最究竟妙法,过去宏扬净土法门的大德们,还没有谈起过。是因为过去人的根性尚利,不需要用十念记数法,就能心归一处了。

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15 。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本人因为妄想难以制服,才应用这个方法,并且体会到了它的奇妙之处。这是我经过多次尝试和验证的方法,并非随便轻率而说。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愿与天下后世所有的念佛人共同享用它,让所有的念佛人,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未完待续)

【注释】

14【五重玄义】天台智者大师为解释各经之深义,所立五种义解法。(一)释名,解释一经之题目。(二)辨体,辨别一经所诠之体性,如《法华经》即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之妙体。(三)明宗,阐明一经之宗趣。(四)论用,论说一经之功用。(五)判教,判立一经之教相。

15【率尔】轻率,随便。【臆说】只凭个人的主观想象,毫无根据地叙说。

4 阅读:172
评论列表
  • 2024-09-23 07:11

    要全心全意学佛陀杀人不眨眼太难了。还要学佛陀的厚颜无耻,这不是畜生吗

    感恩有你 回复:
    呵,人家一件百纳衣就是你这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你除了躺在床上玩手机,你还会干点啥?[抠鼻]
  • 2024-09-23 15:36

    印光合十老实念佛!!![点赞][点赞][点赞]

  • 2024-10-03 13:39

    [点赞][点赞][点赞]就是很有意思 默唸也都清清楚楚,頂禮印光祖師[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