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知己难寻

唯唯安 2022-08-17 18:30:10

人生,就是一场命运的旅行,停停走走,我们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奔向何方。

在这个漫长的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擦肩而过,匆匆忙忙,有的人到车上坐坐,中途下车,有的人选择留在了车上。

而留在车上的这些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你,也并不是所有人,你都能够去接纳。

在人生的大浪淘沙中,能够得到一两个懂你的人,已是万幸。即使没有遇到懂你的那人,也不必伤怀。

在青年、中年的时候,随着生活、工作圈子的变化,我们会很自然地随着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而在其中,也许就有能够与你常伴、合拍的那个。

但是等到了晚年的时候,交际圈日益简单,活动范围也在缩进,想要能够寻得知己,就更加难上加难。

而此时,有过一些人生经历的我们,也许就更难像初出茅庐时那样,轻易地对别人敞开心扉。

鲁迅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意为如若我们有幸得一知己,定要坦诚相待,如同一奶同胞。实际上,知己在一定程度上,胜过兄妹手足。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高山流水得知音;管仲得遇鲍叔牙,“管鲍之交”传千年。

知己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陪伴,需要的是深刻的理解、迷茫时的支持、伤怀时的感同身受,是一种你还没说,他就已经懂了的感觉。

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几个的朋友,可真正能够走心的屈指可数。有时,就连求一份真正纯粹的感情也不容易。

人生之路曲折蜿蜒,那些为着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友情,反倒占了大多数。

如果平淡顺畅还好,最怕的是因为利益反倒由友转敌,反目成仇。这比普通人之间的反目,更难以化解。

一是对方了解你,可以洞悉你的弱点;二是被亲近的人伤害,与被陌生人伤害相比较,创伤相差悬殊。即使最后的较量是自己更胜一筹,也难免黯然神伤。

交往,要学会慎重、懂得识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配陪在你身边。

明代的谢榛在《东园秋夜柬知己》一诗中写:“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落叶多惊雨,明河半隔云。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谁是论心侣,清樽可共君。”

我们不必为了未遇知己而伤怀,人生海海,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意义。

正如谢榛说的那样,无遇知音,美酒相伴。找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陪伴自己,未尝不是人生的一件美事。

少了许多精力的消耗、时间的消磨、人际交往的复杂。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来成就自己。

享受独处,并非易事。当若可以收放自如,也算是一场修行。

有些退休的老人,年轻时很活跃的人,到了晚年反倒不愿意交际了。从很多热闹的聚会中隐退,开始享受独处的时光。

有些人,是想逃开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些人,是开始为自己的健康铺路;有些人,是想要充足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

如此,独处的时光多了,知己就更难寻了。

钟子期病故后,伯牙摔琴慰知音。世人都渴望能有这样一份情谊,这样一份懂得,但却不是人人求之即可得。

即使你现在没有寻到属于自己的知己,也不必急。很多事,命中注定。也许,世界上有那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一个人,也在等待着你。

知己,不会帮你走路,但会陪你走路,不离不弃;知己,不会帮你决定,但会给你指引,共同承担;知己,不会替你伤悲,但会赋予你抚慰,伴你成长。

酒肉朋友再多,不如知己一人,知己是那个最懂自己的人,不是表面上的嘘寒问暖,而是直击心灵的慰籍。

知己懂你的欲言又止,知你若无其事面孔后的疲惫。有人依靠的感觉很好,如若无人依靠,就快速地自我成长,以此来抵抗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人生一知己,足以慰风尘”,苏轼和黄庭坚之间真挚友情,让他们共同面对人生沉浮,互相勉励,也为我们留下来千古名句。

交人,不能只看表面,要看人心。情谊,真假难辨,患难却可见真情。到了晚年,遇到有可能成为知己的人,先别忙着激动,更要细品。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0 阅读:82

唯唯安

简介:写走心的文字,观世间的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