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球迷 又有比赛可看了,这不?俱乐部杯的淘汰赛今天正式开打了,只是没有免费直播,要看需要交费。
更让球迷欣喜的是,就在今天召开的CBA竞赛委员会会议上,出台了三个新政,不得不说这又是三个符合民意的新规。第一个新政是,放宽参加年龄,从下赛季开始,球队可以允许未满18岁球员参加CBA比赛。在这方面曾经有过特例,陈江华和郭艾伦当年都未达到18岁,均获得参加CBA比赛。但是后来不满18岁的队员均未能打CBA。这次明文明规定说明了CBA的开明和进步,有能力的球员就应该让他们早打CBA。媒体人赵探长直夸:好事儿啊,很多小球员其实已经具备打职业的能力了,应该让他们早点进入联赛。
第二个新政是,继续降薪,优化球员的薪金结构。整体方向是,提升赢球,名次奖金,同时顶薪金额有可能适当下调。此前国内球员顶薪最高值由600万元(税前),现在下调至400万元。继续降薪,反映了民意,定会得到球迷的支持,特别是将球员收入与赢球,名次挂钩更加合理和科学,体现了多劳多得和打得好就有多收入的原则。
第三个新规是,外援政策未来三年不变。在今日召开的竞赛委员会会议上,20支球队负责人达成共识:在洛杉矶奥运会前的CBA赛季,外援现在政策都不发生改变,继续与本赛季四节七人次相同。这一新规有可能遭争议,有些球迷并不认可外援四节七人次的政策。这一政策还要实践中继续探讨。
以上三个新规,均还需要在全明星期间召开的股东会议上投票同意后,才能正式实行。诸位,你对这三个新规有什么看法吗?
600万直接降到400万还是有点多,那些犹犹豫豫还没签合同的估计得郁闷死[笑着哭]
加报名人数
既然出台了新政,还要经董事会投票确定?这文章是屁话连篇!
四节七人制葬送了中国篮球,不利于国内球员的成长
何不将外援的年薪也限制在400万元人民币以内?
头两条没问题,第三条不合适。因为5名队员有2名外援5,占2/5,太多了。对国内球员不力。
三个新规前两个不错,观众给予点赞!后一个外援4节7人上场比较多,本土队员投篮砸铁多不敢投,接球后总传给外援投,自已的技能何时能提高?
每队限至到两名外援,把更多的场上时间留给本土球员。国家篮球发展是更本,联赛的主要目得是提升本土的篮球水平,而不是打的好看,商业优先,主次要分清。
建议加一条 对裁判判罚尺度每场进行量化,力争CBA得到公正公平竞争。
降薪是民意?我感觉大部分都是提裁判的能力,比赛内容,球员能力,以及请训问题,没有出台针对可以去更高级别联赛球员的扶植政策!
现在cba四节七人次的外援政策可以说愚蠢至极。
有人说第三条新规不能锻炼国内球员。我想说因为你弱才限制外援,难道要回到闭关锁国吗?接轨国际赛场才是正道。赞成新规!!
2条建议:①治标一定要治本,裁判问题必须解决②实行升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