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毛泽东
前言
有种说法是,毛泽东的餐桌上,从来都少不了“老三样”——辣椒、腐乳、马齿苋。
作为一国领袖,各国首领赠送给他的珍馐美味是非常多的,然而,毛泽东最爱的,始终是这在一般人看来都平平无奇的“老三样”。
无辣不欢
毛泽东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噬辣如命,在他的餐桌上,每顿都会放着一小碗辣椒。
因为太过喜欢辣椒,毛泽东还发明了一种很“离谱”的吃法,1935年,毛泽东骑着白马赶去杨得志率领的一大队。
萧华跟杨得志商量,毛泽东来了,是不是要准备点东西欢迎他。因为没有事先通知,杨得志和萧华也有点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招待才好。
思来想去,杨得志派人去街上买了点梨,洗好放在一个铁盆子里。没过一会儿,毛泽东就到了,他热情地跟两个人打招呼,询问部队的情况,杨得志一边招呼毛泽东坐下,一边请他吃梨。
毛泽东看了看盆子里的梨,“梨子啊,好东西,你们有辣椒吗?”
图丨杨得志
杨得志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先回答毛泽东“有”,并让人赶快把辣椒粉拿了过来。毛泽东接过,跟杨得志说,“你这个湖南人没吃过辣椒拌梨子啊?”
“没吃过。”
“好吃得很呢”,说着,毛泽东已经把辣椒粉撒到了梨子上,“不都说酸甜苦辣嘛,这一拌,酸甜辣都有了,没有苦喽,你们都尝尝看。”
没有人跟毛泽东分享这个看起来有点“黑暗”的料理,不过毛泽东的目的也不是让大家尝尝这个自创食物,而是通过这个“没有苦”的食物,激励正在长征的同志们——苦尽甘来。
除了这件事,毛泽东还曾经用辣椒解决过一个非常棘手的外交问题,1949年1月,苏联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
苏联人嗜酒,出于礼貌,平时不善饮酒的毛泽东也端起酒杯表示对米高扬的欢迎,然而,米高扬却有点不怀好意,非要跟毛泽东拼酒。
图丨米高扬
面对米高扬的挑衅,毛泽东没有多做回应,他甚至都没端起酒杯,而是抓了把辣椒放进嘴里嚼了起来。
米高扬学着毛泽东,也抓起一把辣椒放进嘴里,然而,苏联人并不太能吃辣,并别提和一天三餐辣椒的毛泽东比了,他的脸飞速涨红起来,大汗淋漓的把嘴里的辣椒吐了出来。
本想为难一下毛泽东的米高扬,却没想到被一把小小的辣椒,搞得失了风度。
上了年纪之后,保健医生开始限制他吃辣,因为他每次吃完辣都会牙疼。医生为他规划了科学丰富的食谱,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好身体。
毛泽东知道保健医生的好意,但是他实在割舍不下自己深爱的辣椒,于是,他发明了一套“歪理”,
“凡是让我有食欲的东西,都是我身体需要的,而那些影响我食欲的,都是我身体不想要的。”
大概是看毛泽东实在放不下辣椒,保健医生便没有限制得太严,在一定程度上,毛泽东还是保留了自己吃辣的权利。
图丨毛泽东
成重点供应蔬菜的马齿苋
除了辣椒,“老三样”中还有两样:腐乳和马齿苋。当时,工作人员没有会做腐乳的,但是为了让毛泽东能够吃上自己喜欢的饭菜,工作人员还是拜师学习了制作腐乳的技术。
1963年,保健医生发现毛泽东口水很多,怀疑他的饮食消毒不合格,便把毛泽东的食物拿去化验,显示的是腐乳的细菌超标。
工作人员不敢给毛泽东吃了,于是,腐乳从毛泽东的餐桌消失了。好久没见到腐乳,毛泽东觉得奇怪,便问工作人员,为什么不上腐乳了,大家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毛泽东有点不高兴,“哪个菜里没细菌啊,那我还是不吃菜好了。”
看见毛泽东这么想吃腐乳,工作人员也不忍心让他完全戒掉,便开始打听哪里的腐乳最好,听说京西宾馆的腐乳特别好,工作人员便买了点进行了化验,发现他们家的细菌含量是合格的,后来,便让京西宾馆定期供应了。
图丨马齿苋
除了腐乳,另一样马齿苋也不让人省心。其实,马齿苋本身并不算什么珍贵食物,在不少老百姓眼里,它就是种野菜,随处可见的那种。
不过,马齿苋在中南海不太常见,因为它太容易存活,山上、路边随处可见,普通百姓想吃,自己随便挖点就行。
而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就很少有人去吃马齿苋了,因此,也不会有人专门去种植,毛泽东的工作人员们,就是想买,都没处去买。
所以,中南海若想随时吃到马齿苋,只有找人专门去种植。毛泽东的厨师联系了京郊的农民,让他们每年少量种植些马齿苋。
1967年5月13日,中南海办公室特意在《农场种植计划》中提出,将马齿苋列为重点保证供应的蔬菜,要求日均产量在一斤以上,并常年供应,毛泽东这才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吃马齿苋。
图丨毛泽东
保健医生看毛泽东经常吃马齿苋,心里有些不安。那时候,西医学上对马齿苋并没有太详细的研究,所以保健医生不知道这种“野菜”是不是会对毛泽东的身体产生危害。
于是,他偷偷拿了马齿苋去化验,还查很多中医学方面的医书,发现马齿苋不仅无毒无害,还是一剂良药,有“清热解毒,攻血消肿”的作用。
因此,保健医生不会像限制腐乳那样,限制毛泽东吃马齿苋,甚至隔三差五还会主动给他上一盘。
毛泽东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马齿苋呢?在他童年时期,马齿苋就是他家餐桌上的常备菜。
毛泽东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出身,父亲毛顺生有些经商头脑,所以日子过得不算特别辛苦,但是一家人早就已经习惯了粗茶淡饭的生活。
母亲文七妹是一个非常勤劳能干的妇人,在韶山冲,每家每户都保留着做酸菜的习惯,文七妹就在路边采些可食用的野菜,拿回家洗干净,压在大缸子里做成酸菜。
图丨毛泽东
受母亲的影响,毛泽东从小就喜欢吃野菜,其中也包括马齿苋,有一回,他还因为马齿苋,免受了皮肉之苦。
有一回,毛泽东跟朋友们下河游泳被老师邹春培知道了,邹春培很生气,下定决心要好好惩罚一下毛泽东,让他长点记性。
他跟毛泽东说,“今天你犯下弥天大错,本不可饶恕,但念在你年幼无知,我出个对子,你要是对上了,就能免除惩罚,若是对不上,就要打手心。”
毛泽东看老师生气了,乖乖同意了提议,邹春培悠悠地说,“濯足”,毛泽东对道,“修身”。
邹春培一看,毛泽东对得不错,便决定出个难点的,“牛皮菜”,毛泽东当时就愣在原地,这个对子对于年幼的毛泽东来说,确实不简单。
想了半天,毛泽东没想出合适的,便主动伸出手,准备认罚,突然,他看到了房梁上同学挂着的菜篮子,“马齿苋”!毛泽东脱口而出。
邹春培也没想到,毛泽东竟然如此聪慧,连这样有些故意为难之意的对子都能对上,便免了他的惩罚。
图丨延安
参加革命后,经济条件不太好,尤其在延安时期,因为国民党的封锁,吃饭都成了困难,延安的黄土高坡,很难长出什么新鲜蔬菜。
只有马齿苋,不管在什么样的地里,都能野蛮生长,那段时间,马齿苋成了全党同志们心里的“宝贝”。
建国后,马齿苋在毛泽东心里的位置依旧不变,他不仅自己吃,还会推荐给身边人吃,在宴请的场合,也会出现马齿苋的身影。
1959年6月24日,毛泽东巡视至武汉,听完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的汇报后,正好到了饭点,毛泽东便留王任重一起吃饭。
餐桌上共有七个菜:烧萝卜、炒鸡蛋、肉片汤、炒罐片、炒海带、铁板里脊、炒马齿苋,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素菜,而且做法普遍家常简单。
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嚼着马齿苋,“不要小看这道菜,这是一味中药,可以清热解毒。”
图丨溥仪
1968年,毛泽东宴请溥仪到中南海吃饭,饭桌上,毛泽东指着马齿苋问他,“你曾经是皇帝,吃的都是好东西,应该没有吃过这种菜吧。”
说着,还给溥仪介绍起来,“这是马齿苋,是普通老百姓常吃的菜,你可以试试,味道不错,还能去火。”
毛泽东吃马齿苋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不喜欢过分加工过的马齿苋,反而喜欢马齿苋自带的微苦。有时候,洗干净用盐简单一拌,这就是毛泽东心里最美味的吃法!
在毛泽东眼中,苦味是可以治病的,多吃苦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苦日子。
带孩子们吃苦菜
因此,带着苦味的另一种野菜——苦菜,也是毛泽东见一次想一次的美食。
图丨苦菜
1950年春天,毛泽东去到郊区视察,警卫王振海趁着有空便去挖了点苦菜,毛泽东一看到王振海手里还带着泥土的苦菜,便产生了兴趣,“你手里是什么?”
“是苦菜。”
“你吃过吗?”
“小时候吃过。”
“那你给我弄点吃,行吗?”
听到毛泽东想吃,王振海激动地表示,“这些全都给你!”。
“这么多我吃不了的,你带回去给大家伙都尝尝。”
回去后,大家把苦菜洗干净,装了两大盘子,那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李敏、李讷,还有秘书叶子龙的两个女儿都在。
图丨李讷和李敏
吃晚饭的时候,桌上的苦菜并没有引起注意,毕竟毛泽东的餐桌上经常放着马齿苋,换了一种看起来“差不多”的“野菜”,孩子们也看不出来。
毛泽东跟孩子们聊天,大家争先恐后地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毛泽东,突然毛泽东问,“你们能不能吃苦?”
李讷反应特别快,爽快地说,“我不怕吃苦!延安、西柏坡我都过来了!”
李敏也说,“在莫斯科的时候,我们连饭都吃不上......”
叶子龙的两个孩子也抢着告诉毛泽东,“毛伯伯,我不怕吃苦!”,说着,大家好像反应过来了,“毛伯伯,您今天是不是在考我们啊?”
毛泽东笑了,“说考也行,不说考也行,来,咱们先吃菜”,说着,夹起一筷子苦菜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哎呀,好吃得很啊。”
图丨李讷、毛泽东、李敏
孩子们看毛泽东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馋虫都被勾起来了,纷纷夹起苦菜就往嘴里送,“好苦!”刚放进嘴里,孩子们就嚷嚷起来了。
毛泽东被孩子们滑稽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我问你们怕不怕吃苦,你们都说不怕啊,叫你们吃你们又说苦。”
李讷撅起嘴,跟毛泽东撒娇,“爸爸真坏,嘲弄我们。”
毛泽东也不生气,摸摸李讷的头说道,
“爸爸怎么会嘲弄自己的大娃娃呢,你们太小了,解放前,很多人家就是靠苦菜维持生命的,老百姓嫌它苦能行吗,我们现在条件稍微好一些了,常吃点苦菜有好处的,它能让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人民群众,还能调节胃口,你们的医生叔叔还建议我吃苦菜呢。”
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毛泽东说话,手里的筷子都忘了动,毛泽东指了指苦菜的盘子,“快吃,别忘了吃菜。”
孩子们开始动筷子,毛泽东又继续讲,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从事武装斗争,长征的时候,别说吃苦菜了,吃的都是树根皮带,在陕北的时候,国民党封锁我们,我们就开展大生产运动,顽强的活下来,继续抗战。我们就是靠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胜利的,建立新中国,也需要这种精神!”
孩子们听了毛泽东的话,也不嫌苦了,学着毛泽东的样子,大口大口地嚼,毛泽东很欣慰,“好,咱们多吃一点。”
说着拿起只剩菜汤的盘子,将最后一点菜汤倒进饭里,盘子干干净净,苦菜一点不剩。
图丨延安
毛泽东吃苦菜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一回,他还把苦菜给认错了。那时候,他跟警卫人员一起到城外散步,突然,他走到一簇苦菜面前,高兴地说,“你们快来,这是冬苋菜,我在长征路上吃过,特别好吃!”
说着,薅了一把拿在手里,“这种菜营养丰富,夏天吃清热去火,对人身体还好,咱们挖一点回去吃。”
警卫贺清华一看,这只是一株起了苔的苦菜,便说,“主席,这种野菜我们叫做苦菜,在陕北可多了,一遇到荒年,穷人就靠它来活命,所以,穷人叫它‘救命菜’。”
听了贺清华的话,毛泽东更珍惜地把手里的苦菜握紧了,此后,工作人员便经常去挖些苦菜。
大家都是穷苦出身,对于挖苦菜是非常在行的,贺清华把挖来的苦菜用开水烫熟,再用冷水泡上一天,这样苦味就不会太重,然后用泡好的苦菜清炒或是凉拌都很好吃。
图丨毛泽东
知道毛泽东爱吃苦菜野菜以后,工作人员只要看到,就会挖些做给毛泽东吃,有一回,男护士朱宝贵看到了几株苦菜,便弯腰开始挖。
毛泽东出来散步,正好看见朱宝贵在挖苦菜,便走过去问,“你手里拿的什么啊?”
“是苦菜。”
“你吃过吗?”
出生在农村的朱宝贵怎么可能没吃过,他肯定地回答毛泽东,“吃过。”
“好,给我弄点吃”,听到毛泽东要吃,朱宝贵挖得更起劲了,当天中午,饭桌上就出现了苦菜,毛泽东全都吃光了,说下顿还要吃。
每次吃苦菜、吃野菜的时候,毛泽东都特别高兴,“生活费没提高,但是生活改善了,一个菜变成了两个菜!”
毛泽东对野菜苦菜的喜爱,持续了一生,并没有跟随他的条件、身份发生改变,就和他一直没有忘记的初心一样:自己是农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