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A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沪深两市全线溃败,科技股血流成河,市场情绪跌至冰点。
一、指数与成交:断崖式下跌,量能萎缩显恐慌
指数表现:上证指数暴跌1.98%至3320.9点,深证成指重挫2.89%至10611.24点,创业板指更以3.82%的跌幅领跌,击穿2200点关口136。 成交数据: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87万亿元,较前日减少1376亿元,资金在恐慌中呈现观望姿态6。 个股惨状:超4700只个股下跌,近200股跌超9%,市场几乎“无人生还”。
二、杀跌元凶:科技股成重灾区,政策与外围利空共振
科技股崩盘: 科创50指数领跌,人形机器人、光刻机、数据要素等近期热门科技板块跌幅居前,高盛报告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需5-10年”直接引发资金踩踏。 科技主题ETF年内收益跌超30%,云计算、通信ETF单日跌幅近3%,机构资金加速撤离。
外部冲击: 隔夜美股科技股暴跌(纳斯达克跌2.78%),叠加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飙升。 美方威胁3月4日起对中国加征10%关税,商务部虽回应但市场信心已遭重创。
政策信号扰动: 证监会强化DMA业务监管,要求“平稳降杠杆”,量化资金被迫收缩,加剧流动性紧张。
三、资金流向:防御板块局部抗跌,主力逆势押注细分龙头
逆势吸金股: 有研新材(+9.99%)、东方锆业(+10%)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6亿,新材料与锆砂需求预期支撑股价。 贵州茅台(+1.03%)成市值前十中唯一上涨个股,成交额84.76亿元,避险资金涌入消费龙头。
ETF分化: 食品ETF(159862)早盘涨3.47%,但午后受大盘拖累涨幅收窄;国债ETF小幅拉升,资金避险意图明显。 科技类ETF成抛售重灾区,A50ETF单日跌3.36%,市场风格向防御切换。
四、后市预判:急跌后能否反弹?
关注两大信号技术面支撑:创业板指逼近20日均线(2192点),若站稳或触发短线反弹,但若失守则可能引发新一轮抛压。
政策与财报催化: 3月全国两会临近,科技、消费等领域政策红利预期升温。 年报披露高峰期将至,业绩确定性强的价值股或成资金避风港。
五、总结:一场由泡沫破裂与政策收紧引发的“多杀多” 今日市场堪称“教科书级”的获利盘踩踏:科技股在估值泡沫、政策收紧、外部利空三重夹击下崩盘,而防御板块的局部抗跌仅能勉强止血。若外围利空持续发酵,叠加量能萎缩,短期市场或延续弱势震荡。投资者需警惕高估值科技股的进一步回调风险,转而关注低估值红利资产与政策受益主线——毕竟,在股市里,活下来比赚得多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