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在苏州挖出一座合葬墓,里面埋着一男四女。但墓里最吸睛的,是一只“金蝉”。经专家估算,这只“金蝉”的价值高达九个亿。
这座墓究竟属于谁?而那“金蝉”又有啥独特的地方?人们对此充满好奇,迫切想知道墓主人身份和“金蝉”特别之处背后的秘密。
【意外的发现】
金圣叹墓在苏州五峰山的博士坞。那地儿在明末清初就出名,被视作风水绝佳之处。金圣叹这位当时响当当的人物,便长眠于这苏州五峰山博士坞。
1954 年时,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古墓展开挖掘。从墓里文字记录能看出,墓主人乃是明朝进士张安晚。
虽说史书里没这人的记录,可在古代,考中进士后,正常情况下起码能当个地方大官。这墓里啊,没准就藏着些宝贝呢。
考古人员怀揣这般念头,在古墓里认真翻找。可结果却不尽人意,整个古墓瞧下来,并未发现啥稀罕玩意儿。
到这时候,就差棺材里头还没查看过。其他地方都已经检查完毕,就剩这棺材里还没动过,是最后一个没排查的地方了。
后来,考古工作者揭开一副棺木的盖子时,瞬间响起一阵惊呼声。
一眼望去,里头有只仿若活物的“金蝉”,它浑身散发着夺目的亮光,每一处细节都逼真得如同真实的金蝉一般,让人不禁感叹其精致程度。
“金蝉”究竟是什么东西?为啥会在古墓里出现?专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发现,“金蝉”来历不一般,它出现在古墓里,其中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得讲讲张安晚早前的事儿。那时候,他尚未考取进士,仅是个举人。可就算这样,他在当地也算是士绅阶层,四里八乡没几个人敢轻易去惹他。
那会儿张安晚正值年少,浑身是胆儿,就爱管不平事儿。有回,瞅见一恶霸正欺侮一女子,二话不说,直接上前帮女子出头,把那恶霸给赶跑了。
经详细询问得知,这女子原是富家小姐,无奈家中突生变故,家境衰败,遭恶霸欺辱。她为谢张安晚,本想嫁给他。后知晓张安晚已成家,自己不愿当小妾,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之后那恶霸没完没了地纠缠。张安晚倒是多次替她摆脱困境,可这办法没法一直管用,长久下去肯定不行。
末了,这姑娘彻底想开,打定主意要嫁给张安晚。哪怕在他家只能当个小妾,她也丝毫不在意,一门心思就想跟张安晚在一起。
婚后,张安晚和这位妾室好得不行,他对她的偏爱,正妻和别的妾室都比不了。后来张安晚考中进士,家境愈发优渥。为铭记与宠妾那坚贞的爱情,他不吝钱财,拿出家中大半积蓄打造了这枚“金蝉”。
专家给这枚物件取名“明金蝉玉叶”。看名字就知道,它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只“金蝉”,下面则是片“树叶” ,两者组合成了这个独特的物品。
“明金蝉玉叶”现身古墓,背后意义非凡。它于古墓里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寓意,有着不一般的价值与内涵,绝非寻常。
在古代人的想法里,蝉能脱壳存活,所以常把它和“重生”挂钩。古人觉得,蝉这一生物凭借脱壳的特性,仿佛获得新生,自然而然就将两者关联起来。
再说下方提到的“树叶”,这里面“叶”和“业”相通,表达的含义是事业能取得成功,寓意着个人在事业方面能获得成就。
“明金蝉玉叶”置于墓里,寓意着祈愿墓中逝者来世能富贵加身,事业顺遂。这寄托着人们对墓中人的美好祝愿,饱含着一份深切的期盼。
除去其他方面,“明金蝉玉叶”最打动人之处,在于其高达九个亿的价值。一件饰品咋就能值这么多钱呢?这背后必有缘由。
【“金蝉”有何特别之处?】
“明金蝉玉叶”价值高,关键有俩因素。一方面,其做工精巧得很,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另一方面,制作工艺复杂透顶,在如今都已失传,这俩点造就了它的高价值。
先瞧这“金蝉”,模样逼真极了。翅膀轻轻展开,小嘴微微咧开,整个造型仿佛活的一般,生动得很,细节之处尽显其逼真姿态,简直跟真的金蝉没啥两样。
大家常用“薄如蝉翼”形容物件之薄。“金蝉”的翅膀才是真的薄得像蝉翼,厚度仅0.2毫米。稍微晃晃“金蝉”,那翅膀便上下摆动,好似马上要展翅高飞。
再说“金蝉”底下那片“玉叶”,可不一般,它由一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和田玉是“四大美玉”之一,如今数量就不多,在开采技术差的古代,那更是稀罕物,少之又少。
能搞到这么大块儿和田玉,还把它打磨雕琢成脉络清楚的“树叶”,这对工匠手艺是个大考验。想做出这活儿,没点儿真本事可不行,得有高超技艺才能做到。
由于“金蝉”加工手艺失传,“明金蝉玉叶”变得举世无双。俗话说稀有的东西就珍贵,这物件既稀缺又具极高艺术价值,因此专家判定其价值高达九个亿。
谈到这,我也有个疑惑。“明金蝉玉叶”在古代想必已有成熟制作工艺,不然一个没什么名气的进士哪有能力拥有。可奇怪的是,为啥其他地方从没见类似的“金蝉玉叶”,它们究竟都去哪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