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Club一个群里看到有人抱怨在国际站遇到的一些事。
这种事,看着确实让人很不爽。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既不是第一个遭遇此类问题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甚至,此时此刻有些人正在经历一模一样的事。每次看到有人在咒骂国际站的各种割韭菜的流氓行径的时候,我都很疑惑:既然你这么痛恨这个平台,为什么不离开?主流回复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获客途径,所以才不得不忍受当下的压迫盘剥,无奈地苟着。对于这个解释,我觉得并不十分准确。或许,更准确的原因是一种路径依赖和心理惯性。许多外贸企业早年在阿里巴巴上积累了客户,赚到钱,也熟悉了平台的操作和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路径依赖。最重要的是,早期赚到的钱到现在还没全部亏完,他们算总账觉得还是赚钱的。因此,即使他们看到了平台的问题和风险,也很难立即止损,离开平台。而平台也谙熟企业的心态,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压迫他们。而“更好的获客途径”不单指平台本身的流量问题,还涉及到资源、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即选择新平台意味着投入新的资源,冒着短期内流量和收益下降的风险,这些都会让已经适应了国际站的企业望而却步。这是人性,没办法,大部分人都无法对抗人性中的一些东西,连最基本的立即止损都做不到。一些人抱怨但不离开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缺少外贸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些外贸企业,特别是从内贸转行做外贸的新外贸企业而言,阿里巴巴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让新人专注于销售即可。虽然入驻国际站有很多优点,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就无可替代,也不意味着外贸人应该忍受这些不公平。真正有能力的外贸人,都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们会尝试多渠道获客,从而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所以,在我看来,抱怨只是情绪的宣泄,背后反映的是需要突破现状,勇敢走出去。毕竟,获得自由身之后,并不是所有的奴隶都会感谢为他们争取到自由的人。没有了奴隶主的奴役,有些奴隶反而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了生活方向,甚至连工作都不知道该干啥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活不下去这码事儿。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世界照样运行。02
就获客渠道而言,B2B平台只是众多获客渠道中的其中一个,且国内外的B2B选项很多,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品类去挑选适合自己的平台。产品到底最适合哪个平台,需要看这个平台的性质,以及你的产品在这个平台上的流量。不是说哪个平台最有名,流量最大,有最适合你。。除了B2B平台,其他的获客途径一抓一大把。我们就不做任何B2B平台,获得新客户主要靠2个渠道。一个是做SEO+谷歌广告,每月600美金预算,实现了产品长期在谷歌首页,且前10个搜索结果都是我们的产品。一个是去国外参加展会,一年3场行业专业展会,CES(美国标摊10平), IFA(德国特装20平), BETT(英国标摊10平),三场展会,展位费不超过30万人民币。相比国内某B2B平台投二十多万打广告买流量,在这3个展会上获得的客户质量和转化率高太多了。另外,无论是在社媒开发客户,还是谷歌开发客户,哪一个都是自主性很高的开发客户的方式,且成本可控,甚至是0成本。所以,你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舍不得沉没成本,当断不断,将会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真正的转变则需要彻底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尤其在已经意识到问题根源的情况下,继续拖延或部分调整往往只是暂时缓解,反而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要打破依赖并真正转型,勇气和魄力,只有敢于抛弃安全感和熟悉的环境的人,才可能探索出新的道路。这种切割带来的短暂阵痛往往是改变的代价,但也是迈向成功的必要过程。本月的厦门线下聚会,有人自荐当分享嘉宾。他说,他们公司的客户,有四分之一是靠他在网站上写文章吸引来的。而且,还总结出了写文章引流的一些套路。今天我会跟他聊聊,如果觉得他的方法可行,会请他当11.24的分享嘉宾,到时候,大家会有一条新的获客引流的路子。PS:一分价钱一分货有时候是错的。
有时候,一分价钱买十分的货。
有时候,一分价钱买半分的货。
吃过亏的人,会认为一分价钱买一分货就很开心。
但实际上,物超所值才是我们追求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