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视频中的主角是曾经被广大网友称为“金融反诈大师”的翟山鹰。
他不仅大方承认了自己的骗子身份,还公然嘲讽那些被骗的粉丝,甚至说出“你就是比我蠢,我不骗你我骗谁?”
这样的话。
这一事件让无数受害者气得咬牙切齿,也让那些抱有一丝期待的人彻底心碎。
翟山鹰的故事要从他的背景说起。
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队大院,家庭背景非常强大。
爷爷在抗战时期是一名军人,父亲是军队干部,叔叔更是中科院院士。
这样的家庭条件让他的人生看似“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他最终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靠着家庭背景,翟山鹰先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过,但这些工作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直到2002年,32岁的他在“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分部投资部”担任总经理时,才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金融行业。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领域里,翟山鹰看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与其自己承担投资风险,为什么不掌握他人的资金呢?
几年的工作经验让翟山鹰的眼界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他也更明白投资人的心理。
2014年,翟山鹰正式创建了普华商业集团,并趁着互联网兴起的东风,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位金融大师。
他自称是“亚太数字经济发展理事长”“中国投资协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清华、北大、哈佛教授”等等,五花八门的头衔让人眼花缭乱。
为了扩大影响力,翟山鹰开始无条件开班授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向往金融投资的人。
他在演讲中痛斥金融骗局,讲述投资路上的各种陷阱,台下的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渐渐地,听他课的人越来越多,而这时翟山鹰就开始实行收费模式。
尽管如此,掏钱听课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毕竟谁不想抓住财富密码一飞冲天呢?
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可信,翟山鹰甚至还出了一本书,名为《金融防骗33天》。
书中确实写满了各种金融骗局,因此赢得了众多好评。
粉丝们对他的称呼也从“老师”变成了“唯一敢说真话的男人”“神一样的男人”。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他精心设计的骗局的一部分。
普华集团有几百名销售,他们推销课程只是噱头,真正的目的是筛选那些上了年纪、对金融感兴趣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作为目标。
这些人会被一步步引诱,最终落入翟山鹰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2019年,曹女士在网络上刷短视频时注意到了翟山鹰。
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很有威望的金融导师,社交平台上的粉丝数已经超过六百万。
曹女士想在金融领域施展拳脚,便在翟山鹰的评论区留言。
没过两天,一名自称是翟山鹰助理的人打来了电话。
电话中,对方滔滔不绝地说得曹女士目瞪口呆,最后她稀里糊涂地花了5000元买了一年的课程。
翟山鹰的演讲内容让人热血沸腾,他不仅讲解金融知识,还会适时地“灌鸡汤”,让听众感到振奋。
听完课后,翟山鹰的助理会将这些精心挑选好的“猎物”拉进一个群里,正式开始他们的“屠宰”行动。
在群里,翟山鹰每天都会分享金融知识,大家仿佛被洗脑了一样,对他有着盲目的崇拜和信心。
等时机成熟,翟山鹰就会向这些人推荐自己的理财项目:“SEA积分和云盒项目”。
他声称,“SEA是虚拟货币中的一种,未来其价值将远超比特币,年收益可以达到16%,长期持有或购买,财富增值会达到数十倍。”
至于“云盒”,则是一种可以插入电脑的云储存服务器,只要插到电脑上,云盒就会一天24小时产生积分,最后由政府统一收购,收益会分配给用户。
一台云盒售价8.8万元,买得越多挣得越多,最多只用一两年就能回本,十年保守收益可以达到65万元。
曹女士不断被诱惑,最终花了200万元买虚拟货币,40万元买了云盒。
然而,2020年的一天,她偶然发现国际区块链交易系统根本查询不到所谓的SEA货币。
意识到情况不对,曹女士当即暴力打开了一个云盒。
拆开后,她傻眼了,里面的零件极其简陋,成本最高不过100元,只是一个32G的储存硬盘,硬盘内安装了一个跑分小程序,插到电脑上数字就会不断变化,根本没什么实际用途。
曹女士气得差点晕过去,她立即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和各个群里。
此时,大家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购买翟山鹰理财产品的已经高达上万人,诈骗金额达到了20亿元。
然而,当警方在2021年对翟山鹰立案调查时,他已经逃到了美国,而他的家人早在2018年就被移民到了加拿大。
2021年12月,翟山鹰位于北京的普华集团被彻查,公司内早已人去楼空。
据公司员工介绍,翟山鹰不仅拖欠了物业费,连员工工资都没有发。
2022年,翟山鹰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毫不掩饰地嘲讽所有被骗的人,表示“我只是骗又不是抢,你说我是骗子,我也很开心,说明我比你们聪明”。
这种厚颜无耻且狂妄自大的言论让所有人都感到愤怒。
对于被骗的投资者而言,这是极大的伤害和侮辱。
翟山鹰的骗局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明,不过是骗子常用的套路:拉拢、洗脑、最后实施诈骗。
但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手段,却让无数人陷入了困境。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禁感叹,翟山鹰的成功离不开他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
他利用了人们追求财富的心理,通过虚假的承诺和夸大的宣传,一步步将受害者引入陷阱。
而那些被骗的人,往往是因为过于贪婪,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因此,我们在面对各种投资机会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相信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诺,更不要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 界面新闻:罗敏、翟山鹰、柬埔寨小6…彼时“网红”?
此时“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