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7岁的钱学森突然跟儿子说: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

濛濛评娱乐 2024-10-13 18:52:49

钱学森是我国导弹航天之父,两弹一星项目的领头羊,十年埋头荒漠戈壁,带着中国杀出重围,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可以说钱老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他的晚年生活却鲜有人知,一生简朴的他直至2008年才让儿子为他安装了电视,还担心电视太贵装不起。

那时距离他离世只剩一年,而电视早已在我国普及······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杭州一个富庶的书香门第。钱学森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深知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他为钱学森请了最好的私塾老师,教授他诗词歌赋和四书五经。

同时,他也鼓励儿子学习新知识,经常带他去图书馆借阅科学书籍。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钱学森的求知欲不断增强,为他日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24岁的钱学森怀着对科学的热爱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征程。

一如既往优秀的钱学森在美国也不例外,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求学期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他常常一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忘记吃饭。

在美期间,他不断地突破自己取得成就,成为了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而此刻的中国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临近祖国统一,发展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钱学森闻听此消息无比开心,同时也在为回国做着准备。1955年,44岁的钱学森决定回国效力。然而,这条回国之路并不平坦。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让他离开。

钱学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诱惑,有人甚至暗示如果他留在美国,将获得更高的职位和优厚的待遇。但是,他坚定地表示:"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回到我的祖国。"

经过艰难的谈判和等待,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9月踏上了回国的轮船。船上,他将自己珍藏的科研资料整理成几大箱,准备带回祖国。

然而,美国海关人员以"保密"为由,扣留了这些资料。面对这一挫折,钱学森并未气馁。他在船上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将重要的公式和理论重新写在纸上,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带回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那时我国正巧赢得了朝鲜战争,在国际上打出了名堂,但是由于缺少导弹和核武器,我国还是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美国更是以核武器为要挟要封锁我国,向我国投放核武器!

于是回国后,钱学森立即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在"两弹一星"工程中,他扮演了关键角色,被誉为导弹之父、航天之父和自动化控制之父。

1960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导弹。这个过程中,钱学森和他的团队面临着诸多困难。在一次关键的发射试验中,火箭突然偏离了预定轨道!

钱学森冷静地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出在控制系统的一个微小参数上。他连夜修改方案,第二天的试验取得了成功。这次经历不仅展现了他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他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和冷静。

1964年,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两年后又实现了导弹核武器的突破。在这些重大项目中,钱学森不仅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还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他经常对年轻科研人员说:"科学没有捷径,只有勤奋和创新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具体的科研项目,钱学森还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控制理论、沙理论和草理论等,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2年,钱学森从一线岗位退下,但他并没有停止对科学的追求。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每天都会阅读最新的科技文献。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长期只听收音机,看报纸和报刊。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97岁高龄的钱学森听力严重受损,直至听不到收音机的声音,这才在年底时向自己儿子提出了能不能买一台电视的请求。

儿子很快就答应了,但钱学森还在担心会不会买不起。

直到儿子解释说现在的电视已经很便宜了,钱学森这才同意安装。安装好后,他最喜欢观看的节目是游泳比赛,因为他认为游泳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值得学习。

2009年,98岁高龄的钱学森躺在病床上,目光依然炯炯有神。他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三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些人怎么了?人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还弄不成?"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钱学森之问"。

这三个问题虽然简短,却蕴含着钱学森对中国科技发展现状的深切忧虑。"这些人"指的是中国的科研人员,"为什么还弄不成"则直指中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

钱学森用他生命中最后的力气,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敲响了警钟。

"钱学森之问"不仅是一位老科学家的临终疑问,更是对整个国家科技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它激励着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也推动了国家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这三个问题,成为了激励中国科技工作者奋进的动力,也成为了衡量中国科技发展的一面镜子。

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思考。有一次,在一所大学的科技创新论坛上,一位年轻的研究生站起来说:"钱老的问题一直激励着我。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不能辜负前辈们的期望。"

这番话引起了热烈的掌声,也反映出"钱学森之问"对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深远影响。

回顾钱学森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成就与新中国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核威胁,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导弹和核武器。

钱学森回国后立即投入到这项艰巨的任务中,为国家的国防自主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两弹一星"工程,中国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防自主能力。这个过程中,钱学森和他的团队克服了无数困难。

甚至在研制火箭发动机时,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钱学森带领团队连续工作了一个月,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当火箭成功发射时,现场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钱学森却平静地说:"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钱学森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勤奋精神和朴素作风。早在留学期间,他就下定决心要回国报效祖国。

即使面临种种阻碍,他始终没有改变这个初衷。回国后,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国防科技研究中,常年保持高强度工作。

他常常会在工作中忘记时间,连续工作48小时甚至更久是他的常态,就连助手劝他去睡一会儿。钱学森却说:"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即使在退休后,钱学森仍然保持着对学术前沿的关注。他每天都会阅读最新的科技文献,并经常与年轻科研人员讨论问题。

钱学森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的朴素作风。他长期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有人劝他搬到条件更好的房子,他却说:"科学家不需要豪华的生活,能安心做研究就是最大的享受。"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使得钱学森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钱学森的一生,是科技报国的一生。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当代的科研工作者,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科学精神。在当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钱学森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每年都有无数青年学子参观钱学森故居,追寻这位科学巨匠的足迹。在故居的一面墙上,挂着钱学森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热爱祖国,振兴中华。"这八个字,既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嘱托。

钱学森的一生,是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的缩影。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胸怀祖国、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才能在科技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今天,当我们回顾钱学森的人生轨迹时,不仅要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更要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继续为中国的科技进步而努力。

正如钱学森常说的那样:"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不仅是他人生的写照,也是对所有科技工作者的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需要弘扬钱学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13 阅读:2310
评论列表
  • 2024-10-15 01:48

    不知不觉热泪盈眶[大哭]

  • 2024-10-15 19:14

    国士无双

  • 2024-10-16 08:17

    在老一辈科学家面前,我们这一代人啥也不是。

  • 2024-10-16 13:08

    。。。。。钱老要个电视,算事?

  • 2024-10-16 18:18

    胡说吧?

    用户18xxx87 回复:
    就当小说看看
  • 2024-10-16 21:25

    看了走近科学栏目了吧!

濛濛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