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蔡少芬被拍到在香港街头买面包,扎着松散丸子头、穿着粉红长衫的她,完全看不出身家过亿的女星模样。这位昔日的TVB当家花旦,如今接送完孩子就钻进街边小店,用现金买面包的模样,让围观群众直呼"太不像明星了"。

翻看她年轻时的照片更唏嘘——18岁戴着港姐桂冠在名利场厮杀,25岁为赌鬼母亲还债拍戏到胃出血,现在牵着孩子的手站在暖光灯下面包柜前,倒像是把前半生的跌宕都揉进了面粉里。
围观群众吵得越凶,越暴露了我们潜意识里的偏见:总觉得明星该活在闪光灯下,突然看见他们像普通人一样计较柴米油盐,反倒怀疑是作秀。可要真计较起来,那些开着直播买菜的明星,有几个会反复比较菠萝包和肠仔包的差价?

当全网为蔡少芬该不该穿得像"菜场阿姐"吵翻天时,有个扎心的问题被忽略了——凭什么女明星年过五十就必须精致到头发丝?那些对着她素颜照喊"大妈"的人,转头又在骂年轻小花医美过度,这届观众是不是对女性太苛刻?

这哪是在争论明星该不该节俭,分明撕开了现代人的身份焦虑:当我们在嘲笑蔡少芬的褪色长衫时,何尝不是在嘲讽那个下班后邋遢回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