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几乎就在董卓被吕布刺杀的同时,在函谷关以东的区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青州地区的黄巾起义军,袭击了兖州一带。在作战过程当中,兖州刺史刘岱,更是直接战死。
关键时刻,曹操带兵赶到,然后在寿张一带,挡住了这支黄巾军。此后,曹操用出一大堆的奇谋妙计,终于艰难的‘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这支黄巾军。
而在这一战结束之后,曹操则是趁势收编了那些投降的起义军士兵。当时向曹操投降的起义军士兵,总人数大概在三十万左右!再加上士兵们的家属,总人数就超过百万了。

所以,在这一战之后,曹操一下子就获得了上百万的人口。而且在这其中,还有二三十万的人,可以直接整编成军队。如此一来,曹操的实力,一下子就膨胀了起来。
而接下来,曹操又利用这上百万的人口,开始执行自己的屯田计划。同时,那些投降的士兵,也被曹操重新整编。这支经过整编之后的军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青州兵’。
正是因为有了这支青州兵的存在,接下来,曹操才有足够的实力,开始争霸天下。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如果当时曹操没有收编这支青州兵,接下来的三国时代,估计也就没有曹操什么事情了。

那么,这支青州兵,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在此之前,曹操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他又是如何以少胜多,彻底击败了青州黄巾军?而青州兵对于曹操来说,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曹操之前在关东联军的时候说起。
公元189年,也就是在曹操收编青州兵三年之前。因为汉灵帝驾崩,东汉高层迅速崩溃,董卓入主了京城。此后,以袁绍为首的一些官员,开始纷纷起兵,准备一起讨伐董卓。

董卓入京的时候,曹操原本也是身在京城。而接下来,见到董卓倒行逆施之后,曹操出于心中的正义,就直接逃出了洛阳。
不过这里多说一句:在正史上,曹操并没有刺杀过董卓。所谓的曹操刺董事件,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
而接下来,离开了洛阳之后,曹操就去了陈留。因为在陈留地区,当地的太守张邈,之前和曹操是好朋友。

而在陈留地区,曹操一边卖了自己的很多家产,凑了一些钱。另一边曹操又经过张邈的介绍,认识了一个叫卫兹的人。这个卫兹家里很有钱,而当他得知曹操和张邈要起兵之后,他就散尽家财,帮助他们募兵。
就这样,在卫兹和张邈的帮助之下,曹操最后在陈留地区,募集了五千士兵。同时,曹操还给自己老家那边发了消息,之后很多曹姓和夏侯姓的人,开始纷纷来投奔曹操,跟着曹操一起创业。
这五千人,就是曹操创业之初的老底子。

然而遗憾的是,在曹操陈留起兵之后,接下来的剧本,并不是曹操直接大杀四方。相反,当曹操带着这五千人,去正面硬刚董卓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惨败。
当时董卓这边,派出了自己的大将徐荣。双方一场大战之后,曹操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了。就连曹操本人,也在战争当中中了箭,差点就死在了战场上。多亏了他的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这才让曹操捡回了一条命。

这样一场惨败,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曹操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这就好比今天的一家创业公司,老板好不容易把房和车都卖了,好不容易凑了一笔本钱。但结果,刚刚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本钱就几乎亏没了。
但这个结果,其实还不是最要命的。
更要命的是,在这一战结束之后,曹操忽然发现:除了他之外,联军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继续硬刚董卓的意思。唯一一个继续往前打,而且还取得了战绩的人,就是孙坚。但是孙建当时属于南阳联军的阵营,并不在曹操这边。

所以,当曹操打了败仗之后,他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在他身后,其他盟友没有任何继续打仗的意思。而且,也没有人想要给曹操提供补给。
另外,在这之后不久,关东联军内部,又开始逐渐发生火并事件。而随着大家逐渐开战,此时的曹操,就更没有能够指望的人了。
而且,和关东联军内部的其他盟友不一样,其他大佬,人家的官职都是刺史或者太守,亦或者是州牧。这也就意味着,人家是有地盘的。有了地盘,人家就可以合法收税和募兵。

但是曹操不一样。
在离开洛阳之后,曹操其实已经没有了任何官职。而联军这边给他的官职,是‘奋武将军’。这就是意味着,曹操没有合法收税的地方。
没有地盘,没有官职,手底下的军队也基本打光了。

如果我们代入曹操此时的视角,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实际上,当时的曹操,他也很不好过。此时正处于人生低点的曹操,曾经想过直接解散军队,干脆回家算了。但是经过大家的劝阻之后,曹操还是决定,再继续奋斗一下。
也就是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为了解决军费和补给问题,曹操想出了各种办法。但对于曹操的这些办法,史书上则是记载的颇为隐晦。而后世流传的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曹操为了养这支军队,开始挖坟掘墓,用盗墓的方式养活大家。

当然,对于曹操盗墓这件事,后世始终存在很大争议。而且就算曹操真的盗了墓,从墓里面挖出来的金银珠宝,也注定是杯水车薪,不可能长时间养活这支军队。
问题的关键,还是得找到一个新的金主,找到一块能收税的地盘。
史书上没有记载,接下来曹操到底是怎么联系的新金主。但是后来,曹操联系上了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以及丹阳太守周昕。后来,他们总算是被曹操打动,先后给曹操增援了四千多人。

但结果,因为当时曹操实在太穷,根本养不起这支军队。所以就在曹操回来的路上,这支军队的士兵,就逃走了一大半。后来,曹操又就地募集了一千多人,好不容易算是凑出了一支完整的军队。
再之后,曹操就带着最后的这点家底,去了河内郡,直接去投奔袁绍了。
和曹操相比,袁绍当时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当然,也就只是好一点点而已。

此时的袁绍,正在和自己的老上司韩馥,争夺对冀州的控制权。而对于曹操的到来,袁绍更多是将他当成一个部将,而不是一个盟友。另外,因为当时袁绍也很穷,他也无法给曹操足够多的军需。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元191年,曹操终于迎来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年,冀州地区的黑山军,袭击了东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而当时东郡的太守,才刚刚上任不久,手底下根本没多少军队。面对这支黑山军的进攻,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向袁绍这边求救。

而当时的袁绍,正在忙着和韩馥争权,本人也没空带兵过来。所以接下来,曹操就带着自己麾下这点军队,前往东郡进行支援。
在这次支援战争当中,曹操总算是赢了一次。黑山军虽然人数比较多,但是战斗力并不强。当初黄巾起义爆发之后,黄巾军的主力,其实都已经被卢植和皇甫嵩等人打垮了。只不过后来东汉的统治逐渐崩溃,各地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落草为寇。
所以,这支黑山军,其实更像是一群流寇。而当时袭击东郡的黑山军,其实也分成了多个分支。

而此时的曹操,虽然手下军队不多,但曹操本人的指挥能力却很强。所以一番交手之后,曹操算是暂时击退了一部分黑山军。
如此一来,袁绍那边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还不得不支持曹操。很快,在袁绍的支持下,曹操正式升任东郡太守!
在后来曹魏集团的历史上,东郡这块地盘,也就成了曹魏的第一块地盘。

在东郡暂时站稳脚跟之后,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曹操开始缓慢收复整个东郡。别看这只是一个郡的地盘,但为了拿下整个东郡,曹操却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时间里,曹操先后多次出战,击败了东郡内部的几股黑山军,以及其他一些势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曹操不但对东郡建立起了有效的统治,而且还不断征兵,扩大自己麾下的军队规模。

就这样,等到曹操好不容易拿下了整个东郡,终于有了一个郡的地盘之后。没过多久,曹操就迎来了青州黄巾军的到来。
对于青州的黄巾军,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从当初张角率领太平道起义,到曹操控制整个东郡,这期间其实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的时间。

当初黄巾起义刚刚爆发的时候,汉灵帝还在世。那个时期,东汉虽然一直在衰落,但国家机器还在正常运转。所以就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汉灵帝就派出了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人,前去镇压黄巾军的主力。
因为当时东汉的军事力量,依然比较强大。而且这几个人,也都比较能打。所以仅仅几个月之后,黄巾军的两大主力,基本上就都被灭了。
而接下来的几年里,各地虽然偶尔爆发小规模的起义,但规模始终都不算大。他们虽然打着黄巾军的名义,但却并非一个整体。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当地的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然后就去山里落草为寇。

比如说之前冀州的黑山军,就是这样的。
而在青州这边,情况其实要更好一些。因为当初张角传道的时候,影响力最大的区域,就是冀州和荆州。而在青州这边,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的起义势头,其实并不算特别大,更多其实是小规模的落草为寇。
但是接下来,到了汉灵帝在位末期,青州这边的局面,却开始变得非常微妙。

首先,因为东汉末年天灾频发,青州地区的情况也很困难。而且后来,很多地方还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这些事情,都让当地的百姓,活的更加困难了。
其次,在黄巾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剩下小股盗匪,开始和很多士族扯上了关系。
就比如说后来袁绍征战四方的时候,就曾经有人骂他,说他和青州的黄巾军勾结。虽然这事在史书没有证据,但是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当时很多黄巾军余部,背后其实是有一些世家大族的影子。

这些条件叠加起来之后,就导致各地的小股黄巾军,很难被彻底剿灭。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青州的局面,还不会彻底糜烂。真正让青州彻底崩盘的,是一个叫焦和的人。
公元190年,也就是关东联军开始准备起兵讨董的时候,当时在青州这边,最高负责人就是青州刺史焦和。史书上对于这个焦和,记载极少。但根据少量记载我们得知,焦和是一个特别喜欢清谈和谶纬之道的读书人。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个焦和,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清谈狂议头头是道,真正让他治理州郡,能力却非常有限。而且,焦和还随身带着算命先生和巫祝,每次做决定的时候,都直接用算命的方式来决策!
有这么一个人主政青州,青州要是还能得好,那才是怪事呢!
而接下来,等到联军开始起兵讨董的时候,焦和也想要起兵响应。不过,因为青州比较靠东边,焦和得到消息的时间比较晚。而接下来,为了能够更好的参与联军,焦和做了一个极其离谱的决定!

他把青州内部,几乎所有的精锐军队,全部派到关东联军那边去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焦和前脚刚刚离开,后脚青州就乱了。那些青州地区的黄巾军,在得知当地官军已经离开之后,纷纷开始出来攻城掠地。所以很快,整个青州就开始大面积沦陷。大量的城池郡县,直接被黄巾军占领。

再之后,原本并不算强大的青州黄巾军,迅速壮大了起来。同时,很多活不下去的青州百姓,为了活命,也纷纷都加入到了黄巾军的阵营当中!
就这样,当曹操攻略东郡,王允在准备刺杀董卓的时候。青州这边,原本只是小股势力的黄巾军,实力骤然膨胀,一下子就膨胀到了几十万人的规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青州黄巾军内部,并没有什么太厉害的人才。史书上对于当时青州黄巾军的领袖,甚至都没有记载。所以,这支黄巾军虽然看似势大,但本质上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不过,就算是几十万的乌合之众,那也够大家喝一壶的了。
在青州彻底崩溃之后,那个刺史焦和,直接得了一场大病,然后病死了。而在他病死之后,这个巨大的烂摊子,就彻底没人收拾了。而接下来,青州的黄巾军,又开始不断向外发展。其中一部分,开始向冀州地区扩张,想要和冀州的黑山军联合。

而剩下的那些人,则是开始四处出击。有些黄巾军,就开始进攻青州隔壁的兖州。
东汉末年的青州,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东部和中部。而兖州,则是山东省西部,以及河南省东部。这两个州,正好紧挨着。兖州一共有八个郡,其中一个郡,就是曹操所在的东郡。
而当时兖州的最高负责人,则是刺史刘岱。

这个刘岱,他也是一个老刘家的宗室之后。不过他的血缘关系,比刘备还远!他的祖上,是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刘岱他们家这一支,和汉灵帝之间,已经基本没啥血缘关系了。
不过,这个刘岱本人,也算是有点才能。见到天下大乱之后,作为兖州的刺史,他也想自立一方,割据兖州。在此之前,他还曾经和袁绍、公孙瓒等人联手,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
但可惜的是,就在刘岱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隔壁青州的黄巾军就打了过来!刘岱倒是也没怂,直接带兵顶了上去。但结果,他明显低估了青州黄巾军的战斗力。一场大战之后,刘岱直接当场战死。

连刺史都战死了,那么接下来,兖州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这个关键时刻,兖州八郡之一济北郡的负责人,鲍信,首先要面对这个问题。因为青州黄巾军入侵之后,首先要进攻的,就是他负责的济北郡。
此时的鲍信,知道仅凭自己手里这一个郡,绝对不可能挡住黄巾军的入侵。于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鲍信就想到了隔壁东郡的曹操。东郡就在济北郡旁边,一旦济北郡陷落,东郡估计也会完蛋。

最关键的是,之前鲍信和曹操关系不错,两人还曾经是朋友。
于是接下来,鲍信迅速找到曹操,希望曹操能够增援济北。不过,鲍信也知道,光凭两人之间的那点朋友交情,显然不足以让曹操出兵。所以接下来,鲍信就提出,只要曹操出兵,他可以支持曹操做兖州州牧!
在鲍信看来,所谓的州牧,只不过是一个名头。而且,就算他支持曹操做州牧,兖州其他六个郡,当时也各自都有负责人,人家也不可能听他的。但对于曹操来说,这个空头支票,依然有很大的诱惑力。

只要名义上做了州牧,后面曹操就可以合法征讨兖州其他六个郡了。
除此之外,当时在曹操阵营这边,有一个关键人物说了话,也是曹操决定出兵的关键原因。这个关键人物,就是陈宫。
在《三国演义》当中,陈宫是曹操的白月光,堪称曹魏集团的001号员工。但是在正史上,陈宫的形象其实略有差别。真正的曹魏集团001号员工,其实应该是那个卫兹。而陈宫,则是在曹操做了东郡太守之后,才开始在曹操手底下做事的。

而作为一个谋士,陈宫当时就为曹操系统的分析了局面,然后建议他以东郡为基础,先拿下兖州再说。对于这个方案,曹操本人也比较认可。
所以接下来,曹操带上自己大半的家底,开始增援济北。此后,曹操和鲍信联手,在寿张东部地区,开始阻击黄巾军的主力。
尽管当时曹操和鲍信已经联手,但他们这边的兵力,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甚至于开战之后,曹操和鲍信,差点就被起义军这边反推了。连曹操本人,都差点死在了战场上。

最后,还是鲍信拼死相救,这才救下了曹操。但同时,鲍信本人为了救曹操,却死在了战场上,连尸首都没找回来。
在这一战之后,曹操痛定思痛,重新制定了作战方案。曹操发现,起义军虽然人数很多,但却严重缺乏后勤保障。想要吃饭,大多只能靠劫掠。所以,只要能打断起义军的补给线,同时阻止他们四处劫掠,他们就会断粮。到那个时候,起义军不攻自败。
在执行了这个方案之后,曹操很快就开始逆风翻盘。而起义军这边,因为没了补给,战斗力骤减。到了这一年入冬之后,二三十万起义军士兵,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彻底断了粮。

面对饥饿,这些青州的黄巾军,终于再也打不动了。为了活命,后来他们就只能无条件向曹操投降。
就这样,曹操终于解决了这支青州黄巾军。
在黄巾军投降之后,曹操迅速重新对他们进行的分割整编,组建了‘青州兵’。同时,为了安置这上百万流民,曹操开始初步执行‘屯田’政策。

另外,因为鲍信战死,鲍信的济北郡,也就归了曹操。至此,曹操已经同时控制了东郡和济北郡,头上有兖州牧这个官职,手下还有刚收编的几十万士兵。
就这样,通过这场兖州之战,曹操瞬间翻了身。从一个原本只占有一州之地的太守,迅速变得兵强马壮,而后开始有了对外扩张的能力。
这就是曹操收编‘青州兵’的故事。

在曹操起家的过程当中,收编青州兵,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战。如果当时曹操打输了,没能收编这些青州黄巾军。最好的结果,也是他率领少量残部,前去投奔袁绍。想要独自割据一方,肯定就不可能了。
但在这一战打赢了之后,曹操就有了很大的一块地盘,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且,此时曹操手下又不缺士兵,可以随意对外扩张。
到了这个时候,曹操才算是真正崛起,有资格开始参与这场乱世淘汰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