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的遮羞布,怕是真要盖不住了。
别跟我说什么“认真你就输了”,《演员请就位3》这出戏,简直把娱乐圈的乱象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
看完之后,你只会觉得:这哪是选演员,分明是大型行为艺术现场!
塌房艺人,组团再就业?
你敢信?
节目组是真敢请!
徐开骋、杨子、刘梓晨……这一个个名字,哪个不是自带话题?
徐开骋的“劈腿门”,杨子的“发疯文学”,刘梓晨的“蛇精脸”,简直就是把“劣迹艺人”四个大字刻在了脑门上。
更离谱的是,杨子那段“妲己艳浴”戏,我的天,这确定不是违规网盘现场?
网友的吐槽简直一针见血:“建议改名叫《在监狱里的弟弟再次就业》!
”现在参加综艺,连背景调查都省了吗?
你说节目组不知道这些人有争议?
肯定知道啊!
但他们就是要让这种混乱达到极致,流量密码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这年头,只要有话题,黑红也是红,资本才不在乎你有没有底线。
演技不行,人设来凑?
张嘉元,一个歌手,给自己贴了个“佛系演员”的标签。
结果呢?
即兴表演的时候,全程“葛优瘫”,章子怡直接开怼:“别在这儿装模作样地演戏!
”这话说的真狠,但也真解气。
现在娱乐圈,多少人演技没磨练好,就想着靠人设走红?
还记得去年选秀的金句吗?
有人为了角色能瘦30斤,有人为了蹭红毯,连瘦脸针都舍不得打。
这帮人的人设,就像《甄嬛传》里那些永远在后宫打杂的,演来演去,还是那点儿水平。
想靠人设上位?
做梦去吧!
整容流水线,吓坏评委?
杨晓培导师直接发问:“谁动过脸?
谁进行了微调?
谁打过针?
”本以为能有人坦诚,结果呢?
刘梓晨顶着一张“充气脸”自己认了,其他人全都装鹌鹑。
惠英红老师都看不下去了:“我脸上缝过89针!
”这差距,简直不要太明显。
还记得之前有个顶流小生,被拍到脸肿了,立马删视频;还有些女星,宁愿削骨,也不想被人说像妈妈。
这种畸形的审美,简直是把娱乐圈变成了《画皮》现场。
可惜的是,现在的“画皮”技术太差,妖怪都嫌弃!
导师塌房,谁来管管?
最讽刺的是,有些导师自己就是个大型“双标”现场。
杨晓培说不用整容脸,结果转身就和“硅胶感”女演员签约;吴镇宇批判烂片,可自己也演过豆瓣4.2分的“神剧”。
葛大爷说得好:“演什么别演真,装什么别装纯。
”建议导师席改成“互联网记忆清除部”,毕竟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前提,是观众集体失忆啊!
你说《演员3》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我觉得就是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给挤出来了。
陈道明说得真对:“现在不是演员在演戏,而是资本在对着观众演呢。
”当资本掐住艺术的喉咙,谁都逃不过窒息的命运。
这些“遮羞布”被撕开,背后是流量至上的病态逻辑。
资本只看重数据,不看重质量;只看重话题,不看重底线。
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好演员很难出头,而那些靠炒作、靠人设的“流量明星”却能赚得盆满钵满。
更可怕的是,这种风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当年轻人看到,不用努力、不用实力,只要靠脸、靠炒作就能成功,他们还会愿意脚踏实地去奋斗吗?
当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和功利,我们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所以,《演员3》不仅仅是一档综艺节目,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内娱的丑陋和病态。
我们不能只把它当成一出戏来看,更要从中反思,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娱乐圈?
我们到底要给下一代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也许,只有当我们真正重视演技、尊重艺术、抵制流量至上,内娱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而这块遮羞布,才能真正地盖住那些不堪入目的东西,而不是越盖越脏。
与其说是看透了内娱的遮羞布,不如说是看清了某些资本的真面目。
他们不在乎什么艺术,什么文化,他们只在乎能不能捞钱,能不能博眼球。
所以,我们能做什么?
也许就是用我们的选择,用我们的抵制,来告诉那些资本,观众不是傻子,不是什么都买账。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倒逼他们做出改变,才能让真正的演员有机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