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楚汉战争里,韩信凭借3万兵力,竟能大败赵国的20万大军,那场“背水一战”,让当时的军事界大为震动,这也成了战无不胜的韩信最为出色的战例之一。可后来马谡效仿韩信那用兵如神的背水之策时,却落得个失败的结局。那么,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到底是怎样施展兵法中的妙计,让自己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大获全胜,进而为汉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呢?
【汉王力挺,韩信临危受命】
公元前206年,刘邦于彭城之战中败给了项羽,只得匆忙地从彭城撤离。这一战,汉军遭受重创,刘邦为了能够再次与项羽交锋,便从韩信那儿调取了主力部队。这下子,韩信手下就只剩下一些老的老、弱的弱的兵士了,眼瞅着大好形势就要从手中白白错失。
然而啊,在这危急关头,刘邦竟然下了道诏书,命令韩信去攻打赵国,目的是牵制住项羽的后方。这简直就是让韩信去送死啊,韩信心里那是相当无奈。可再仔细一琢磨,说不定这是刘邦对他的最后一次考验呢,要是这场仗打赢了,那他在汉王朝里的地位肯定会变得更加牢靠。
刘邦能在项羽那强大的军事威压之下创立汉王朝,凭的就是他那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非凡眼光。他瞧出了韩信的潜质和决心,故而在这般危急时刻,依旧决定相信韩信。于韩信而言,这着实是沉重的托付与深厚的关爱。他领会刘邦的用心良苦,也清楚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就这样,韩信攥紧了拳头,不管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为汉王打下的江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韩信让老弱残兵回乡去召集亲友,没过多长时间,就又重新组建起了一支三万人的队伍。这支部队训练程度不够,不过好多战士彼此间有着血缘关系,所以战斗的意愿特别强烈。而韩信凭借着这些乡亲伙伴的关系,很快就让部队的组织性和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这支部队是临时拉起来的,看上去好像很容易被打败,不过韩信心里早有了盘算。他清楚这些老乡们骨子里的那股勇猛劲儿,那浓浓的手足情在战场上肯定能派上大用场。靠着这些老乡们,韩信对马上要展开的这场背水一战信心十足。
【赵国轻敌冒进,韩信设下天罗地网】
与此同时,赵国的大将军陈余得知韩信前来进犯,对韩信那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很是瞧不上。陈余觉得凭自己那二十万大军的强大兵力,全力猛扑一下,就能轻松打败韩信。可他哪里知道,这恰恰是韩信所期望的呢。
韩信知晓赵军有着骄傲自满、轻视对手的特点后,打算布下一个严密圈套,效仿项羽破釜沉舟,来一场背水之战以改变局势。他安排一部分兵力去攻打赵军的大本营,同时自己带领主力部队过河后毁掉船只,背水迎敌,致使陈余的军队陷入前后受敌的窘境。
韩信之所以决定背水一战来打败赵军,那是因为他清楚赵军存在上下齐心却轻视对手的问题。陈余领着20万大军,难免会轻视敌人而贸然进攻,这恰好让韩信抓住了机会。韩信打算先把赵军的退路截断,接着再对其大本营发起攻击,使赵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韩信派去偷袭大本营的队伍在夜里发动攻击,那肯定会打得赵军毫无防备。等陈余调兵去救大本营时,他亲自带领的主力部队就得拼死一战了。这样一来,陈余必然会分心,进而在正面战场上丧失优势。那时候,不管救援有没有成功,赵军都会陷入一片混乱,这便是韩信能够获胜的契机。
【偷袭取得胜利,韩信主力乘机歼灭赵军】
您猜怎么着?韩信派去攻打赵军大本营的那支部队,冷不丁地就发动了进攻,把赵军打得是一个措手不及,那大本营里瞬间就乱了套。就在这个时候呢,韩信带着的 3 万主力部队,也在河边跟陈余正面杠上了。
眼瞅着大本营被攻击,陈余心里明白着了韩信的道,可这会儿他压根抽不出身去对付韩信了。这一下,陈余的军队人心惶惶,士气那是一落千丈。韩信瞅准了这个时机,当即下令全军进攻,在赵军乱成一团的时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陈余瞅着大势不妙,只好舍弃大本营,带兵回去救援。可谁承想,韩信那三万军队早就安排好了背水一战,就等着陈余往里头钻呢。
这会儿陈余手里就剩十多万兵力能跟韩信正面交锋了,可韩信不但占据着有利的地势,还凭借背水一战让部队的士气和凝聚力更上一层楼。另外,韩信使了个“隔川取鹅”的计谋,赵军压根就没法跟韩信较量。
在韩信的率领下,三万汉军英勇作战,没过多久就把陈余的援军困在了河边。陈余见局势不妙,无奈之下只好抛弃十多万落败的兵士,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卫匆忙逃离。然而,韩信并未前去追赶,而是把这十多万投降的兵士统统吸纳整编,一下子让汉军的实力得到了提升。
在这场战役中,韩信精心谋划,布下了严密的阵势,最终成功地以寡敌众,圆满完成了刘邦交予的任务。区区三万汉军,在韩信的带领下,将敌将活捉,还俘获了十余万的敌军,由此为汉王大业的最终获胜筑牢了根基。
【马谡效仿失败,证明韩信的背水一战的绝妙】
后来啊,好多军事家都琢磨着学韩信那以少胜多的背水一战,然而没一个成功的,这里头最具代表性的就得数三国时候蜀国的军师马谡了。话说公元 228 年,马谡领着军队在街亭让魏军给围了,他就想着仿照韩信背水一战的法子来突围。
然而呢,魏国的军师司马懿并没中套,他搞了个围而不攻的法子,最后使得马谡的军队粮食耗尽,士兵们的士气也垮了,不用打就自己乱了套。马谡的这场败仗足以表明,韩信的背水一战可不是只凭一股猛劲儿,那是在营帐里精心谋划后,才获得了大胜。
其实呀,马谡有点小瞧自己了。就那么单纯地去模仿韩信的背水一战,这本身就有问题。每个时代的情况都不一样,想简单地把前人的经验拿来用,那是不行的。
要是马谡能够仔细剖析那时的大局形势,把敌人司马懿的用兵特性摸得透透的,那他也就不会中了敌人使出的围魏救赵这一招了。司马懿呀,就是瞅准了马谡会冒冒失失地效仿韩信那种以少胜多的打法,早早地就设好了圈套,就等着马谡往里头钻呢。
要知道,盲目地去模仿别人,是没法得到和前人一样的结果的。马谡要是能清楚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也就不会走韩信的老路了。这正好从反面说明了韩信背水一战的厉害之处——这不单单是莽撞地让军队深入敌境,而是精准地把握了整体形势,对敌人的情况了解得十分透彻,这才是韩信能够获胜的重要原因。
后人很难重现韩信的背水一战,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一战例的非凡之处。韩信能在不利的情况下求得生机,不单单是依靠背水一战带来的压力,更关键的是他对局势的准确判断,还有对敌方情况的充分了解。就像韩信自己讲的那样,打仗得了解自己和敌人,才能每战必胜。
【结语】
韩信的背水一战,那可是他军事生涯里极为出彩的一段呢。通过这场战例能够看出,韩信不单单是个英勇善战的猛将,还是个相当杰出的谋略高手。
在井陉之战里,韩信把自己熟知的兵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他并未拘泥于传统,而是依据实际状况,巧妙应对,着实令人钦佩。正是凭借韩信的非凡军事才能,刘邦在楚汉相争的重要关头,赢得了乘胜追击的有利时机。井陉之战的大获全胜,让韩信在军事史上占据了重要一席,也为汉王朝的最终创立立下了卓著功勋。
韩信那与生俱来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他凭借对乡亲部队的熟知,以及对赵军轻敌心态的判定,实施了背水一战以及偷袭敌军大本营的双线作战策略。在这儿,韩信已然开始显露出他日后成为汉朝名将的迹象。
马谡的失利给后人提了个醒,不能盲目地照搬前人的经验。要想真正学好韩信,就得深深扎根于对当下环境以及敌情的精准把握之中。兵法强调要了解自己和敌人,韩信恰是凭借这一点,赢得了井陉之战的胜利。这场战役让韩信拥有了用兵如神的美誉,也为汉王朝在和项羽对抗时,争取到了极为重要的战略缓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