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国之大计,校园本应是培育希望与未来的净土,可近期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曝出的一起事件,却令人愤怒与痛心。

原校长赵孟锁截留校园餐补,千万补贴竟被其吞掉近半,此事经人民日报曝光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赵孟锁调任汾西二中校长。任职不久,他便发现学校报送的膳食费用与实际花销存在差距,这一发现不但没有成为他规范管理的契机,反而勾起了他的贪念。

他将学校餐厅早中晚食材指定由自己的亲弟弟赵某亮供应,并安排餐厅协管员填写虚假销货清单、开具虚假税票报账。学校食堂负责人亢某,也是赵孟锁的前同事,他们相互勾结,利用制度漏洞谋取私利。

2024年4月,山西针对学校校园餐补问题展开排查巡查。在检查汾西二中食堂进货单时,漏洞显现:食堂明明当天没有进200斤猪肉,进货票据却显示有这笔采购。顺着这一线索深挖,巡查人员又发现该校在收取学生伙食费的管理上存在重大问题。

学生每月固定缴纳180元伙食费,实际消费情况与缴费金额并无关联,且食堂收取费用后,未全额进入监管账户。这些漏洞为赵孟锁等人的贪腐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经调查统计,在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汾西二中实际应用于购买食材的费用总额为1072万多元。

赵孟锁等人截留、套取、挤占的食材费竟高达420多万元,占比约40%。不仅如此,学校食堂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库存去向不明等严重问题。这意味着,学生本应享有的营养与健康,被赵孟锁等人的贪婪无情地吞噬。

校园餐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承载着家庭的期望与社会的责任。每一笔餐补都凝聚着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是孩子们成长所需营养的物质保障。可赵孟锁的所作所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和纯洁性,更让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受到重创。

类似校园餐“微腐败”问题并非个例。此前,湖南、贵阳、湖北等地也都曝出相关事件。这些案件警示我们,校园餐监管的漏洞亟待填补,对腐败行为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如今,赵孟锁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但这起事件带来的影响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如何才能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怎样完善校园餐监管机制,让学生的每一餐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这不仅是家长和社会关心的问题,更应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刻反思的课题。期待相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真正守护好学生们的“盘中餐” 。
常规操作而已
这还有什么好震惊的嘛?
这干的是断子绝孙的事,杀、杀、杀。
所以自营就没问题么,自营也不可能放任校长一手遮天一样要监督校长,自营解决不了食堂问题,畅通监督渠道才可以
这样的,绝对是要枪毙的!
我以为就我们山西常规呢[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