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寒地浆果种植,蓝莓树莓立体栽培,发展特色小浆果产业

贺俊熙博说三农呀 2025-03-22 12:06:14

**东北寒地浆果种植:蓝莓树莓立体栽培,发展特色小浆果产业**

在我国东北的寒地,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这里孕育着一种充满潜力的农业宝藏——浆果种植,尤其是蓝莓和树莓的立体栽培,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特色小浆果产业,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提出问题

东北寒地,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且昼夜温差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在过去曾被视为农业发展的诸多限制因素。传统的农作物在这里的产量和效益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就在这片看似充满挑战的土地上,蓝莓和树莓却悄然生长,展现出勃勃生机。但是,这一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从市场认知度来看,尽管蓝莓和树莓在国外市场颇受欢迎,在国内一些大城市也逐渐崭露头角,但对于广大的中老年消费者来说,很多人对它们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在一些东北农村地区,很多中老年朋友只知道蓝莓是酸甜的果实,却不清楚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保护视力等诸多保健功效。据调查显示,在某东北小镇的调查中发现,仅有不到30%的中老年居民能够准确说出三种以上蓝莓的营养价值。这种市场认知的不足,导致在本地市场开拓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种植技术方面也存在挑战。蓝莓和树莓虽然适应寒地环境,但它们对土壤、光照、水分等条件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与传统的农作物相比,它们的种植管理更为精细。以土壤为例,蓝莓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pH值一般在4.0 - 5.5之间。而在东北寒地的一些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并不完全符合要求。据研究数据表明,在该地区约有40%的潜在种植土地土壤酸碱度不在这个理想范围内。如果不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将会严重影响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树莓的修剪技术也较为复杂,不同品种的树莓修剪方式有所差异,而且修剪的时间节点也很关键。错误的修剪可能导致树莓结果减少,甚至影响植株的生长。

销售渠道的不畅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东北寒地,虽然有不少蓝莓和树莓种植户,但他们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收购商上门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冷链运输和保鲜技术,果实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变质。有数据显示,每年因运输和保鲜问题导致的蓝莓和树莓损失率高达15% - 20%。这使得种植户的收益大打折扣,也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分析问题

1. 市场认知度低的原因

一方面,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东北寒地蓝莓和树莓的种植者们却很少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与一些大规模的水果产区相比,它们缺乏品牌推广意识。山东的一些苹果产区,通过电视广告、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将苹果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东北寒地的浆果种植者们大多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上。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很多中老年消费者没有机会亲自参与到蓝莓和树莓的采摘体验中,无法直观地感受果实的品质和独特之处。

2. 种植技术难题的根源

从土壤方面来看,东北寒地的土壤类型多样,部分地区的土壤改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很多种植户缺乏科学的土壤改良知识和技术指导。在修剪技术上,相关的培训体系不完善。种植户大多依靠经验进行修剪,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科学的依据。这就导致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而产生的产量和品质波动。

3. 销售渠道不畅的背后

种植户的分散经营是一个重要因素。东北寒地的蓝莓和树莓种植户大多是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使得他们在与收购商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冷链运输和保鲜技术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有限,对冷链设施的投入不足;相关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难以保证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解决问题

1. 提高市场认知度

(1)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当地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打造具有东北寒地特色的蓝莓和树莓品牌。可以通过举办浆果文化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黑龙江省的一些地区通过举办蓝莓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客商,不僅提高了蓝莓的品牌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进行网络直播带货,向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介绍蓝莓和树莓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和保健功效。

(2)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在种植园内设置采摘区、品尝区和科普区,让中老年消费者亲自参与到采摘过程中,感受收获的乐趣。在科普区向他们介绍蓝莓和树莓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等知识。这样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扩大本地市场。

2. 攻克种植技术难题

(1)土壤改良方面。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到种植地区,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案。可以通过施加硫磺粉、有机肥等方式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建立土壤改良示范基地,让种植户能够直观地学习和借鉴。

(2)修剪技术方面。开展系统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为种植户讲解不同品种树莓的修剪要点和时间节点。并且可以制作简单易懂的修剪技术手册,发放给种植户。还可以建立线上交流平台,种植户可以在平台上分享修剪经验,互相学习。

3. 拓宽销售渠道

(1)鼓励种植户成立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可以提高种植户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与收购商进行更有利的谈判。合作社可以统一进行果实的收购、包装和销售,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2)加大对冷链运输和保鲜技术的投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冷链设施。给予建设冷链设施的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积极引进先进的保鲜技术,如气调保鲜技术等,延长蓝莓和树莓的保鲜期,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

东北寒地的蓝莓树莓立体栽培发展特色小浆果产业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就一定能够让这一产业蓬勃发展。通过提高市场认知度、攻克种植技术难题和拓宽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的努力,东北寒地的蓝莓和树莓将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也将为我国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蓝莓和树莓的深加工。将蓝莓加工成果酱、果酒、果干等,树莓加工成果汁、果脯等。这样不僅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还能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据研究,深加工后的蓝莓产品,其利润可以是鲜果销售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深加工后的蓝莓和树莓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蓝莓树莓立体栽培产业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土地、水源等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生态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既能保证果实的品质安全,又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东北寒地的蓝莓树莓立体栽培特色小浆果产业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种植户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一产业在东北寒地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