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这段时间,学校、老师强制家长购买指定教辅书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民众的质疑和不满,涉事学校和教育部门回应一如既往的稳定——“不存在利益输送”“自愿原则”“不强制购买”……但是在民众看来,这些回应只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不,天津那边的事情刚刚才稍有停歇,西安一所学校又因为购买教辅书的事情引发民众质疑。
情况是这样的,开学后,老师要求家长购买一套指定的教辅书,可这套教辅资料在陕西省教育厅的推荐目录里根本找不到影子,感到很纳闷,于是向媒体举报了。
记者通过在校门口蹲点,发现连续几天都有家委会成员在校门口的小巷子里发书。
除了拍下家委会成员发书的场景,记者还搜集了家长交费的单子、暗访书店老板的录音以及教辅书的实物照片等一大堆证据,要求学校给个说法。
结果学校矢口否认,澄清说教辅书的事情跟学校半点关系没有,完全是家委会自己干的,并表示会就此事展开调查,给大家一个交代。
然而奇怪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来自那本学校口口声声说“不知情”的教辅书。
这边学校才保证“不知情”,那边老师直接用那本学校“不知情”的教辅书布置作业,属于直接贴脸挨打了简直。
结果是不会骗人的,如果学校对此事完全不知情,为什么老师都在用“不知情”的教辅书布置作业呢?这么侮辱智商的回复,没有多年睁眼说瞎话的经验,肯定是没这个脸说出来的。
实际上,家长历来不反对在孩子身上花钱,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学习的,都特别舍得,前提是价格要公道,过程要民主。但是在现实中,有多少“自愿”的采购项目不是强制性、非买不可的?有多少又是远超正常市场价格、甚至买回来后直接吃灰的?只要是不合理的、违规的,自然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义务教育本来是一项伟大的惠民工程,旨在降低学生家庭的教育负担。但是伴随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而来的,是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家长身上的教育负担越来越沉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究其原因,是一些学校过度市场化,把学生当成了任意收割的“韭菜”,收割了一波又一波,收割了一茬又一茬。
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学校和教育相关产业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康、透明的家校沟通机制,让教育回归其本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阳光、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