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大石坝变形记

湖北日报视频 2024-12-13 10:10:53

大石坝村绿葱堡农贸市场开市。(资料图)

冬季的咸丰县清坪镇大石坝村依旧充满生机,通组入户路建设如火如荼,美丽院落改造已见雏形。

大石坝村因全村岩石遍布而得名,曾是远近闻名的深度重点贫困村。那时,该村人心涣散,产业薄弱,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

近年来,大石坝村在党组织带领下,探索出一条“村居提质、产业提档、治理提效”的发展之路,实现华丽蜕变。

村居提质展新颜

清晨,大石坝村八组村民滕建明快步走向猪圈,拧开水龙头。刹那间,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冲刷猪圈的每一个角落。

“粪水会顺着管道流进一旁的化粪池,既方便又清洁。”滕建明注视着水流笑着说。

曾经,大石坝村极度缺水,当地有俗语:“身上狗皮斑,洗个澡要下绿箕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村党支部书记罗建平带领党员干部寻找水源、争取项目资金、建水厂、铺设管道。历时一年,饮水工程管网覆盖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这一工程还惠及了周边的二台坪村、庄房坝村等。

走进大石坝村四组,挖掘机、振捣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条路没修前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我们看到了希望……”村民滕余光感慨道。

为解决村民出行和生产难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争取帮扶资金130余万元,并动员村民筹集资金80余万元,投入劳力500余人次,硬化了4个生产小组的产业路和入户路。

“修路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阻力,但经过反复召开群众会,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罗建平回忆说。

近年来,大石坝村将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培养年轻人加入党组织。目前,该村已发展党员35人,平均年龄37岁。同时,构建了“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党员联系户”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让党员亮身份、明职责,带头参与村庄建设。全村8个组中已有5个组完成了通组入户水泥路建设,美丽庭院建设在稳步推进中。

产业提档促增收

大石坝村辖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由于土地多石山,传统种植占主导,产业结构单一,农作物附加值低,农民增收缓慢,过去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穷则思变。罗建平带领村“两委”成员走遍村里每一块土地,并多次到镇、县农业农村部门寻求帮助。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最终作出决定:发展油茶。

2018年,大石坝村引进咸丰县利民山茶专业合作社,建起3000余亩油茶基地。同时,在油茶地里套种黄精、虎杖等中药材,以增加经济效益。

“以前,我和老公都外出务工,小孩成了留守儿童。现在,村里号召大家种油茶,我还可以在合作社上班,一年挣的钱不比外面少,一家人也能在一起,很幸福。”村民覃爱琼一边挑选油茶果一边说。

不仅如此,农村利好政策也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

村民周伟是大石坝村有名的生猪养殖户,最多的时候养殖200头生猪。早些年,周伟在浙江打工,后来返回家乡开始修猪圈,当上猪倌。他不仅带动4名村民务工增收,还无偿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分享养猪的经验。

目前,大石坝村发展油茶3480亩、白茶1100余亩、烟叶500亩,养殖生猪4000余头。该村通过发展产业带动300余户村民就业。

治理提效享成果

“土烟晒得干、选得好,你拿回去绝对可以点燃。”12月4日,大石坝村绿葱堡安置区街道上,村民李树之正为顾客介绍自家烟叶的成色。

绿葱堡是大石坝村的集中易迁安置点,现居住着8个组的65户203人。

“我们既要让他们搬得出,更要让他们稳得住、能致富。”安置点建好后,罗建平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大石坝村距离清坪镇18公里,山路崎岖,村民赶集不便,土特产难以变现。为此,罗建平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成员多次召开群众院落会,并决定在安置区开设农贸市场。

2018年4月30日,绿葱堡农贸市场开市,此后每月农历初四、初十为赶集日。因农贸市场内各种小百货、干果、瓜果蔬菜等应有尽有,一到赶集日,便吸引不少相邻村民前来“淘宝”。

村民徐美珍身患残疾,之前一直靠种地维持生计。搬到安置区后,她有了一个新身份——超市老板。在她和丈夫的努力经营下,日子越过越红火,年收入10万余元。

目前,绿葱堡安置区已有固定经营户17家、临时摊位30多个,卫生室、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

如今的大石坝村,水泥路纵横交错,美丽庭院如诗如画,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杜迪纳 秦雪芳 徐司懿)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