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泳者之心》《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等高口碑、高热度的影视作品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女性成长这一主题上,尽管三部作品的背景设置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但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
《咏者之心》《我的阿勒泰》豆瓣评分高达8.9
过去,勤劳善良、懂事可爱是一个“好女孩”的标配。但在今天,内心强大往往是家长们更注重的“女儿的品格”。
养育女儿的路上,父母如何帮忙规避成长路上的“陷阱”,怎样才能让她勇敢地面对世界,自由地活出自己?三部热播作品中的女性成长故事或许可以给家长们参考。
很多养女儿的家长一定都听过这句话:“穷养儿,富养女”。“富养”的大致逻辑是,为女儿尽可能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她有更高的起点,更广的见识。这样,她至少不会因为一点廉价的物质好处就受骗。
但仔细想想,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认为,家境不好的女儿就更容易上当。
爆款剧《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的成长和“富养”很难挂钩——妈妈在遥远的阿勒泰经营着一家小卖部,文秀独身一人在乌鲁木齐一边当服务员,一边坚持文学梦。回到阿勒泰后,和妈妈一起的生活也是辛苦的。
文秀看起来“笨笨”的,总是把事情搞砸:打工被炒,遣散费被骗只能吃“哑巴亏”,帮妈妈要账却认错人……
但她身上有一种永不停歇的生命力:
文秀有自己的梦想,坚持写作;生活环境恶劣,帐篷漏雨,她就在帐篷里用塑料袋整出一堆人工排水道,苦中作乐。
每当季节变换,哈萨克牧民便开始浩浩荡荡地“搬家”:夏季来临前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秋季结束后再从高山回到河谷低地。转场的生活无比艰辛又漫长,但李文秀依然乐呵呵地接受这一切。
从前,文秀认为要在大城市租一间房,安心写作才能当作家。现在,她将阿勒泰的生活变成了文字,以未设想过方式实现了作家梦。
去爱,去生活,去感受
李文秀生命力的养成,不来自于丰厚的物质条件,而是富足的精神滋养。
妈妈张凤侠,名如其人,带着一股侠气。作为一名汉族人并不精通哈萨克语,但却在村子里过得游刃有余,逍遥自在,她也总是身体力行地教会女儿豁达通透。
文秀把奶奶弄丢后急得快哭了出来,妈妈安慰她:“弄丢了捡回来就行了,我以前也弄丢过她好几次。”
晚上,文秀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文秀这边的床塌了吓得直喊妈妈。相比不少对孩子的风吹草动都感到紧张的家长,张凤侠淡定地有些超过。
——她看都不看一眼女儿:“又不是天塌了,别影响我睡觉。”然后蒙头就睡。的确,多大点事,又不是天塌了。
在乌鲁木齐结束了并不算顺利的打工生活后,回到阿勒泰的文秀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成功帮妈妈要回一笔账后,她兴冲冲地问:“我也是个有用的了人吧?”
张凤侠听后不解:“啥叫有用,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这是一个内核无比稳定的妈妈,对生活给予的一切坦然接受,对自我价值自信笃定。更为可贵的是,她有自己的生活法则,却从不限制女儿的选择,即便不理解。
我们需要教育孩子的,不是从“未见过的世界”里去获取新鲜刺激,不是抛下眼前的生活追逐“诗和远方”,而是拥有一颗能够感知生活的心、一个强大稳定的内核,在周遭世界的变化时也能坚定自我,泰然处之。
《玫瑰的故事》中,玫瑰出生于一个北京“高知”家庭,父母是高校教授,哥哥是建筑院的小领导,从小吃穿不愁。她喜欢艺术,恰巧自己的城市也能提供极大的养分。
玫瑰“不负众望”地成长为了足够耀眼的少女——工作能力强,性格讨喜也明事理。她既能把本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也能在社交场合侃侃而谈,甚至在职场交到了好朋友,连老板也夸她:样貌、学识、品味都很不错。
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的自由度对玫瑰的“长成”尤为重要。
在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学业方面,尽管父母都是高校教授,但他们不干涉女儿对于艺术、轮滑的喜爱,也从不要求玫瑰一定要做出什么“大学问”。
每当女儿遇到难迈的坎,妈妈都在令人舒适的范围内给予了支持。
玫瑰初恋结束后,选择去读研。妈妈没有刻意回避家长们难以开口的“恋爱话题”,但也不刨根究底问个究竟,而是希望女儿明白,痛苦的情绪是正常的,这不意味着软弱。
她理性地告诉女儿:“多巴胺的分泌要持续18个月,你们才谈了几个月?正是那东西最旺盛的时候。有时候痛苦,正是因为做了正确的决定。割舍割舍,都动刀子了,能不疼吗?这就像戒烟的戒断症一样。”
玫瑰怕妈妈责怪她乱选专业,妈妈却说:“选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疗愈的方式。凡事都有原因,但不一定都有对错。”
作为母亲,她尊重个人界限与隐私,女儿不说,她也不问,她只告诉玫瑰:“我不盲目偏袒你,但我无条件支持你。”
在她的眼里,玫瑰不等同于自己、自己的“一部分”、或是自我的反映和延伸,而是一个外在的、独立的、有自我判断力的人。
父母和孩子不一定要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也不是每个小孩都适应超高浓度的情感。或许,当家长同时以“亲缘关系”、“人际关系”两个视角审视自己与女儿的相处模式,情感关系时,或有不一样的感悟。
暑期档前夕,一部以基于真实历史改编的“女性视角”励志电影《泳者之心》斩获豆瓣8.9的高分。影片改编自自格伦·斯托特的小说《年轻女子与海》(Young Woman and the Sea),聚焦史上第一位游泳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格特鲁德·爱德丽。
1926年8月6日,她成功游过了英吉利海峡,成为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与法国之间,最宽处约18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34公里,由于水流、潮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游泳者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
在那个年代的美国,学习游泳、参与竞技体育、横渡英吉利海峡,每件事对于女性来说都极其不易。
小时候父亲不愿意让特鲁德学游泳,因为泳装太暴露,不得体;长大后,母亲想让女儿加入游泳队,父亲表示反对,因为女孩不适合抛头露面。
特鲁迪很长一段的游泳生涯都受到了来自父亲、媒体、社会、甚至专业游泳人士的阻碍。
好在母亲无比坚定支持女儿的兴趣,也希望她能游到更广阔的天地。在父亲以“拒绝支付学费”的方式表达不满时,母亲威胁父亲,如果不让女儿学游泳,她就拒绝做家务。为了给女儿筹集训练费用,她卖手工花赚钱营生。
这才有了接下来的热血故事。
特鲁迪不仅证明了自己能游泳,甚至比大多数男性专业运动员更厉害;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她耗时14小时39分钟成功到达英国多佛尔,成为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不仅如此,特鲁迪横渡英吉利海峡还打破了此前由男性保持的纪录,将原纪录提高了2小时。
特鲁迪的故事发生在近一个世纪前,但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遥远的励志故事”。
如今,并不乏父母以性别刻板印象为索引,选择养育方式或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情况,例如男孩一定要擅长某项运动,女孩一定要学会某项乐器;男孩不能太爱打扮,女孩最好不要太闹腾。
我们当然明白,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地如特鲁迪一般,载入史册,拍成电影。
但传统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角色标签,正随着观念的开放、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作为家长,也不必守着对于性别的传统认知,而是注重于孩子的兴趣与潜能,支持其发展自己的爱好。
长成树,或是开成花,那是将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