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BA的赛场真是火药味十足,球员与裁判之间、球员与球员之间的冲突几乎成了常态。
而这一切的背后,根本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球员火了,裁判也火了,甚至连教练都开始对规则发表意见。
这种局面,怎么看都不像是在打篮球,反而像是一场乱战。

这不,篮协为了应对这一连串的事件,赶紧开了个线上裁判会议。
开会的目标呢,主要是想净化竞赛环境,防止暴力冲突和过激行为的发生。
领导们一通讲话,强调裁判要强化对教练和球员的管理,好像责任就全在他们身上一样。
结果,会议中倒是没怎么讨论裁判自己的问题,甚至裁判的判罚都没提一句。
重点全放在了球员和教练身上,个别球员还被点名批评,赵睿和张宁就成了重灾区。
这态度,也太把问题轻描淡写了吧?

赵睿与裁判冲突:他是真的没理由吗?
说起赵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CBA的明星球员,国家队也有他的一席之地,怎么说呢,这家伙从来不是那种会轻易失控的人。
可最近,他和裁判之间却发生了冲突。
大家一定很好奇,赵睿这么成熟的球员,怎么突然撞上裁判了?
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他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赵睿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做出这种冲动行为的。
想想看,比赛激烈,裁判的判罚有时候真的是让人忍无可忍。
赵睿在场上那么拼,遇到不公平的判罚,情绪失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关键是,篮协的回应却让人很失望。
开会的时候,大家全程聚焦在如何管理球员和教练上,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反思一下裁判的判罚问题。
赵睿的行为,难道真的是完全由他个人情绪失控导致的吗?
明显没有看到深层次的原因。

张宁被点名:责任全推给球员?
再说说张宁,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他拼搏的血性风格上。
是的,他一直都是那种打得凶狠,敢拼敢抢的球员。
可是,在今年赛季的某场比赛中,张宁的表现引发了争议。
那场比赛中,他突破上篮时,胡金秋明显犯规,却反倒被判定为张宁的违体犯规,这种判罚让人彻底懵了。
张宁赛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道歉,表示自己对于几次争议犯规感到抱歉,虽然他说得很有职业素养,但这背后的无奈谁能理解?
他明明是拼尽全力,只是凭借自己的强大身体对抗力去争抢,结果却被判犯规。

张宁不是那种会故意伤害对手的人,他的风格本就是冲击力十足,强硬防守,但裁判的判罚显然让他感到委屈。
篮协却在会议中把责任推给了球员,直接点名批评了张宁。
你看,篮协根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网友这样评论:张宁拼得那么血性,你让他怎么办?
裁判的判罚有问题,怎么没人谈谈这个?
是的,作为观众,大家看的不只是球员的表现,还有场上的公平公正。
篮协到底在干什么?

只会把问题推给球员,而不去检讨裁判和规则的问题,难道这些问题真是球员的错?
篮协的态度:避重就轻,问题一推了之
说到篮协的整体态度,真是让人有点心寒。
开会的目的是净化竞赛环境,可是在他们的眼里,问题似乎只有球员和教练身上。
裁判的责任呢?
规则的透明性呢?

这些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如何管理球员和教练身上。
球员犯错可以理解,但过度处罚和不公正的判罚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网友评论:篮协不想解决问题,就这么把球员骂一顿,不解决根本问题,CBA怎么可能进步?
篮协的这种态度让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现阶段,CBA的竞技环境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比赛中总是能看到裁判和球员之间的摩擦,很多时候,大家对裁判的判罚完全是看不懂的。
反而,篮协的一味推卸责任,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化。
裁判不公,球员如何能放心打?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我们都知道篮球是个充满对抗的运动,但如果裁判总是判得让人摸不着头脑,那球员的情绪能不失控吗?
未来的CBA,真的能有改变吗?
CBA要想走得更远,真的不能再回避问题了。
如果篮协继续忽视裁判判罚的公正性和规则的透明性,那么无论球员如何拼搏,比赛也永远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
中国篮球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的环境,一个每个球员都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最大潜力的环境。
而这个环境,绝对不仅仅是靠管理球员和教练就能解决的。

裁判的判罚,规则的完善,这些才是最基础的保障。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篮协若一直这样,只会让CBA越来越走下坡路,甚至影响到国家队的表现。
想想看,过去几年,中国篮球的国际成绩明显下滑,这和篮协的管理方式脱不了干系。
如果他们不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调整,CBA的未来还真不敢让人抱太大希望。
总结:该反思的,不是球员,是整个管理体系
这次的线上会议和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篮协的管理思路,显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
球员和裁判之间的冲突,教练对规则的质疑,背后反映的根本问题是:规则不够公正,裁判的判罚不够专业。

篮协如果只会一味压制球员,推卸责任,而不去思考如何提升裁判的判罚质量和规则的合理性,那么CBA未来的发展真的堪忧。
还是那句话,CBA的未来,不是靠球员的血性拼出来的,而是靠更加公正的比赛环境和更专业的裁判体系打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