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有点猛。
票房上,春节档的票房突破了80亿,为历年之最,赢麻了;
口碑上,几部电影口碑极佳,豆瓣评分都在8分左右,再次赢麻了;
乍一看,这是一个大获全胜的春节档,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
但仔细品味,事实并非如此。
这样的春节档,是票房的胜利,是营销的胜利。
唯独不是电影的胜利。
首先是市场的过度内卷。
整个档期一共有8部电影,其中4部电影临时撤档,“二八定律”体现得特别明显。
赢家通吃的结果,就是观众的选择权,被无形掠夺。
其次是电影题材的趋同。
几部卖座电影,都是合家欢类型。
都邀请了大量喜剧演员,走的都是笑中带泪的路线。
最后都来一次炸裂的输出,让观众共情。
要么是打拳,要么是赛车,要么是动情演讲。
只要拿捏住观众的情绪,口碑和票房就稳了。
最后就是电影美学的缺失。
这是最让人失望的。
电影本身是商业性和艺术的结合体。
当它的商业规模达到几十亿票房的时候,艺术性必然被无限压缩。
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在按照一个标准来拍电影。
血腥的不能有,死人的不能有,三分钟得有一个笑点,半小时得来一次反转。
和电影院的按摩椅一样,提供到位准确的情绪按摩,绝不越雷池半步。
比如贾玲的《热辣滚烫》。
你可以说它是一部优秀的减肥纪录片,一次教科书般的营销范例。
但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充其量就是个加长版的小品。
王晶点评这部影片时直言,“出色宣传与贾玲的卖命减肥打拳,值得有这样的票房回报”,对电影本身只字不提。
贾玲一直强调这部电影与减肥无关,但影片上映大半个月,还在拿减肥营销,这足以说明影片本身的羸弱。
再比如韩寒的《飞驰人生2》。
韩寒前几部电影都是中规中矩的乖乖男,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回报。
拍第四部《四海》,他任性了一次,结果在春节档惨败。
这次拍《飞驰人生2》,他又学乖了,彻底放弃了自我表达。
全片没有了韩式金句,没有了文青式的结尾。
韩寒抹掉电影的作者性后,反而拍出了生涯最佳,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最夸张的要数张艺谋的《第二十条》。
张艺谋是公认的电影大师。
如果说王家卫是把电影的光影美学利用到了极致,那么张艺谋就是把色彩运用玩到了出神入化。
《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红色代表了性欲;
《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金色代表了权力;
《影》里的水墨色代表一种古典美;
《悬崖之上》里的雪色则是谍战背景下的庄严肃穆;
甚至删删减减的《坚如磐石》,也用一种铅黄色营造了独特的犯罪氛围。
可这一次《第二十条》,张艺谋放下了对色彩的偏执,拍了一部通俗易懂的“电视电影”。
两个小时的时长,塞进了20集电视剧的内容。
老谋子像个“收纳达人”,将剧情错落有致地叠放整齐。
这种创作的下沉,让普通人也能领略电影的魅力。
用王晶的话说,这是他近年来的最佳作品。
但这种创作上的“不思进取”也饱受诟病。
试想,连张艺谋都不搞电影美学了,那么中国电影的创作风向,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过去的大多数电影导演,即使拍了很多烂片,但他们的初心,是拍一部好的艺术作品。
现在的多数电影导演,片子拍得叫好又叫座,但他们的初心,变成了制造一款大众满意的产品。
根儿上的东西变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
坦白说,电影美学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很多时候就是一堆人的故弄玄虚。
但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当下,有了参照物,它却成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东西。
就像《繁花》播出后,很多人直言,它对其他国产剧是降维打击。
看完它,《大江大河3》瞬间不香了。
原因就是王家卫把电影美学中的光影艺术移植到了电视剧上,对大众的审美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在中国电影这个维度来说,电影美学指的是电影中能够反映中国元素的各种技巧。
早几十年前,内地的费穆和台湾的侯孝贤都是中国电影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们充分参透了中国古典山水画和散文诗歌的精神境界。
不过分强调戏剧冲突,擅长使用赋比兴的意蕴,创造了独属于中国的诗电影和散文电影,代表作是《小城之春》《悲情城市》《恋恋风尘》等作品。
他们从真正的哲学层面体现了中国电影美学,这种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后来,香港的胡金铨和徐克,又把武侠片发扬光大。
胡金铨的电影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影片多能体现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中服装道具动作都很有京剧韵味,代表作《侠女》、《龙门客栈》、《空山灵雨》、《迎春阁之风波》。
徐克虽然和前辈比稍逊一筹,但在电影配乐上造诣很深。
连《青蛇》《梁祝》这样的爱情片,也能拍出江湖味道,这些韵味在现在的功夫片里也难觅踪迹。
内地的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也是中国电影美学的坚守者。
张艺谋、陈凯歌他们拍的《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他们对电影色彩美学的追求达到了极致,现在看来都不过时。
陈凯歌当年一度拒绝拍《霸王别姬》。
他觉得电影艺术不是讲好一个通俗的故事,而是更高层级的艺术表达。
贾樟柯、陆川他们拍的《三峡好人》《天注定》《可可西里》,则把中国现代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贾樟柯拍完《三峡好人》,和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狭路相逢,他直言“崇拜黄金的年代谁还关心好人”,这就是电影美学给他的底气。
可惜2010年之后,中国电影迅猛发展,路子迈得太快了。
第几代导演的说法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导演门槛被踏烂,人人都能当导演,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导演大都放弃了美学表达,完全用大数据在拍片。
所谓观点的碰撞,不过是算法给出的最优解;
所谓电影的立场,不过是脸谱化构成的姿态奇观。
情绪输出远大于事实呈现,票房大卖遮住了审美的偏狭。
电影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此拉开帷幕。
细数过去14年,涌现的国产片不计其数,公认的经典影片也不少,但称得上电影美学的少得可怜。
一部《让子弹飞》,让姜文站着把钱挣了,片中的梗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这就是过去十年的最佳国产片,但同时是姜文电影里艺术性最差的一部了。
一部《我不是药神》,促进了现实改革,至今被人反复提起。
但该片是以情动人,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并不高。
一部《隐入尘烟》,重现了国产片消失殆尽的电影美学,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但因为尺度原因,它的光芒未能一直闪耀。
一部《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一部《流浪地球2》展现了国产电影工业美学的天花板。
但在金鸡奖上不受待见,只得了一个安慰奖。
整个圈子习惯了短平快的创作,对于这样的异类保持着警惕。
一部《封神第一部》,时隔20年后重现了中国古装大片的荣光,服道化全都做得很讲究。
但就是这么一部电影,被雪藏近4年差点没法上映,上映后也被狠狠泼了不少脏水。
镜头的另一边,是这个年代的涛头弄潮儿。
他们是陈思诚、贾玲、开心麻花,他们在票房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电影艺术上的贡献乏善可陈。
他们更多是抓住了时代脉搏,总结出一套公式化创作模板。
陈思诚的模板是,最开始是融梗,后来直接找现成的作品翻拍,然后把各种元素,推理、搞笑、爱情、冒险融进去,就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大片。
现在他已经进化到直接找现成的新闻体裁进行改编,自己甚至可以不当导演。
《消失的她》《三大队》就是这套模板的终极版。
猎奇热血好看,但从电影技法上没办法给人太多回味。
贾玲的模板是,小品式的笑点填充+拿捏大众心理的细节设计+出人意料的反转。
体现在《你好,李焕英》里就是最后的双穿越,《热辣滚烫》里就是最后的记忆闪回,当然还少不了营销的噱头。
每个要素做到位,票房口碑就有了保障。
开心麻花的模板,翻拍电影+谐音梗片名+主角离奇遭遇+一定的含腾量+最后配上魏翔、马丽这些黄金辅助,一部30亿+的电影在三两个月就拍摄完成了。
这类公式创作出来的电影,确实做到了接地气和老少咸宜。
但充斥着工业糖精的快餐味道,无法给时代留下印记。
许多年之后我们只能记住陈思诚的唐探宇宙IP,贾玲的减肥营销,还有沈腾充当老好人到处去串戏,记不住影片本身。
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一个综艺节目能拍成电影,一首流行歌曲能拍成电影,一个小品也能拍成电影,电影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翻拍成风,营销成风,能吸引人的全都是情绪电影。
情绪成了唯一的创作密码,电影的美学艺术则被束之高阁。
电影下映后,情绪一过,只留下一地鸡毛。
因此在票房和口碑的表象之下,没有了美学的魂,中国电影其实正在沦为一条精心设计的流水线。
观众审美可以操控,大众喜好可以搜集,好电影需要的元素可以拼凑,口碑之作可以量产。
似乎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能迅速得到回报。
中国电影的“浪漫”在消亡,中国电影正在走向“快餐时代”。
竭泽而渔的背后,是电影美学被一点点榨干,这是每一个电影爱好者都不愿看到的事儿。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写了一大篇又臭又长[点踩][点踩][点踩]不知道哪里捡来个电影美学的名词翻来覆去叨叨,就繁花那种晦暗压抑的画面吹上天。都搞成那种故弄玄虚就是电影进步?素颜出镜贴近生活就是倒退?歇歇吧,看电影就图个乐,近百亿的票房在嘲笑你呢,你那么高大上的所谓美学无人买单[点踩][点踩][点踩][点踩][点踩]
老话说的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追求不同、时代价值也不同,在这浮躁、快节奏,身心压力都很多的社会,焦虑紧张可能让人更倾向于寻求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以获得短暂的放松,也许等到人们精神物质都富裕的时候,可能这个世界的电影就会五彩缤纷。退一步说,事物发展有起有落,说不定哪天就回春繁华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