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双线作战计划并不好。”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尤其是如果你跟上了勇士这几年波动的轨迹。
所谓的“双线作战”,其实指的是勇士在过去几年的运营策略——既想着争冠,又想着重建。
这个“重建”当然是指年轻球员的培养,尤其是2020年他们用榜眼签选择了詹姆斯·怀斯曼。
当时,大家的期待是,库里还能继续带队冲击总冠军的勇士又能顺利完成阵容更新换代,未来不至于一蹶不振。

可惜,怀斯曼的表现,大家都知道,远没有达到球队预期。
更妙的是,勇士最终在2022年还是凭借库里领衔的老将群体,拿下了总冠军,简直让人感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库里才会在最近的访谈中提到,2022年的总冠军对他来说特别有意义,那不仅仅是一个奖杯,更像是对他那几年心血的最终回报。
他说那是个“意外的冠军”,考虑到勇士自2019年以来经历的一切,能够走到真的像是“加冕”一样的成就。

这话的背后,是库里这几年来的坚持和付出。
大家都知道,作为超级球星,他的能力几乎没有人能质疑,但在他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勇士的管理层对他的信任程度,未必像球迷想象的那样高。
特别是当球队处于困境时,库里并没有选择“逼宫”要求球队马上补强,哪怕是2019-2020赛季,勇士战绩惨淡,库里也没有跑去总经理办公室砸桌子。
如果换作其他球星,没准就会开始闹剧——自己要求交易,或者在媒体面前公开发火,像某些球员那样。

但库里没有。
相反,尽管勇士管理层在操作上有不少争议(比如重视怀斯曼而非即战力),库里依然坚持带着球队走下去。
甚至在面临“未来”和“冠军”这两者的冲突时,他并没有像很多球队管理层那样选择把未来的赌注放在年轻人身上。
勇士的选择是保留核心阵容,同时磨合年轻球员,企图实现两者兼得。

结果,年轻球员没能给球队带来即战力,而老将们也依然能在关键时刻交出成绩单,带队拿下了总冠军。
现在回过头来看,库里对于管理层的“批评”就更能理解了。
尤其是他提到的一句话:“管理层做的够了吗?这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但这是一个球队,而我想要赢。”这话说得很含蓄,但不难看出,库里对管理层的做法还是有些不满。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勇士在过去几年对于重建的执着,显得有点过于理想化,未必完全考虑到了眼下的争冠需求。
试想,如果当时勇士更果断一点,可能会把那些年轻球员换成更成熟的即战力,或许能更早一点帮助库里完成冲冠。

这也让我想起了球迷们最近热议的一个话题:“勇士该不该追求吉米·巴特勒?”三年前,如果这种机会出现,答案无疑是“赶紧去抢!”库里在当时急需一个更强的帮手。
而2025年,时过境迁,即使巴特勒加入,勇士的夺冠希望也不大了。
原因很简单,库里已经37岁,巴特勒也36岁,再加上追梦·格林的年纪,他们三个的组合,显然是没法和其他年轻球队抗衡的。
有网友就评论说:“勇士要是想再争冠,早该大换血了。你再折腾,库里都快退役了。”这话虽然有点直接,但也说到了点子上。

在库里即将步入职业生涯末期的情况下,勇士如果还在纠结于未来的重建,显然是错失了最后的争冠窗口。
像巴特勒这样的球员,已经不再是未来的赌注,而是需要放在即战力的层面考虑了。
另有网友表示:“如果勇士真想冲一波,现在就得集中精力把现有阵容磨合好。球队的核心依然是库里,不是交换一些年纪较大的球员。”这其实也反映了勇士球迷目前的心态。
库里已是球队的灵魂,如何围绕他搭建更强的阵容,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篮球赛场上,团队的协作才是制胜的关键,而不是一两个人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勇士现在的管理层必须清楚,什么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过去的“争冠+重建”双线作战,已经逐渐显现出不合时宜的迹象。
随着库里年纪的增长,追梦的状态下滑,甚至维金斯的表现也开始变得不稳定,勇士的核心阵容已经不再具备无限的竞争力。
此时的勇士,不再是“稳扎稳打”的球队,而是必须迅速做出调整,才能有机会再度冲击总冠军。

管理层的动作也需要结合目前的市场和球队实际情况。
如果他们还想着通过交易引进顶级球员,像巴特勒这样的名字固然吸引人,但能否迅速融入勇士体系,能否应对这样的大规模阵容调整,这些问题都需要深思熟虑。
进入2025年,库里即使还能有几场高光表现,也不再是年轻时的那种强势主宰型球员了。
最终,勇士管理层的抉择可能会决定他们未来几个赛季的走向。

如果再不找准方向,勇士这几年积累的辉煌或许就会逐渐变成过去式。
每个球队都需要明确自己的阶段,不管是冲冠,还是过渡期,管理层的决策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成败。
和其他球队相比,勇士目前的最大问题,还是年龄和阵容的老化。
湖人也是如此,虽然詹姆斯依然出色,但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

勇士和湖人都处在“过渡期”的边缘。
虽然这两支球队的球迷都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如果勇士还抱着重建+争冠的双重期望,可能会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而对于湖人来说,接下来如何依靠詹姆斯的余热,或许会成为他们能否继续冲击总冠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