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却影响着基层治理的“安全指数”。近年来,常熟市支塘镇市镇社区坚持构建“全链条”多元解纷体系,紧盯矛盾纠纷全过程管理,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调处化解,以实际行动化解民忧、促进和谐。
市镇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作用,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围绕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电信诈骗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迈步子、串门子”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全方位排查摸底网格内的矛盾纠纷,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将居民诉求、社情民意等详细记录下来,做到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实现“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由“坐等上门、被动调解”转变为“主动排查、主动解决”,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线下工作中,市镇社区通过普法教育、法治宣传等形式,开展法律讲座、发放宣传手册,解答群众问题诉求,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法律服务,引导居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在线上工作中,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居民网格群转发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法治教育等内容,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在辖区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镇社区坚持“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以及志愿者力量,充实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升人民调解员能力素质。同时,不断强化“警调对接”“警网融合”,构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多力量共治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结合各自工作领域、政策法规和自身经验,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到位,真正做到因案施策、因案制宜。
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的力量,根据“谁调解、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跟踪回访机制,对已调解的每一起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登记造册,并定期针对性回访,详细掌握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纠正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防止拖延搁置,巩固调解成果,确保案结事了,全面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