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到苏州:结缘贝氏家族
李新宇与贝氏的渊源始于贝建中。贝建中是原贝氏建筑事务所的联席董事长,与弟弟贝礼中供职于贝氏建筑事务所,他们的父亲贝聿铭是著名建筑师、苏州贝氏家族第15代成员,祖父贝祖诒是著名银行家。
李新宇与贝氏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贝建中(中)与贝礼中(左)。(受访者供图) 明朝中叶,贝氏家族先祖贝兰堂定居苏州,以行医卖药为生,至清朝乾隆年间,贝氏家族已是苏州四富之一。历经六百多年,早已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2019年,传承了近20代的贝氏家族近百人齐聚苏州,缅怀先人,探祖寻根。 李新宇受邀随贝建中从纽约前往苏州,见证贝氏家族的“回苏寻根”盛会。 寻根期间,来自中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贝氏家人齐聚苏州山塘街的老祠堂,李新宇也参与其中。 “后来提到这段经历, 贝礼中笑称我是贝氏家族荣誉成员。”李新宇回忆,“贝氏家族对传统文化与家族精神的珍视让我感动,这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建筑不仅是艺术与技艺,更是情感与传承’。”
从“艺术家”到“外交家”:
建筑师不应被定义
李新宇被贝建中戏称为“外交家”,因为他能坚持设计原则,同时能与业主愉快合作,让项目最终品质不被“异化”。 贝聿铭喜欢竹子。他说, 竹子能曲还得能伸。很多时候建筑师得像竹子一样会“弯”,保持自己的韧性,还要弹回来,坚持自己的理念。这也是李新宇从贝氏学到的理念。 在贝氏建筑事务所,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从福、禄、寿瓷器,到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的模型,设计师们用英语交流,案前却贴着毛笔字书写的中国诗词。 李新宇与贝建中是忘年交。从纽约法拉盛饺子的体量拓扑形变,到华埠粽子的几何逻辑,再到卢浮宫与金字塔表面的纹理关联。贝建中生前,二人之间随性的对话激发着彼此的设计灵感。 “建筑需要从人出发,从社会出发。”李新宇说, 建筑师要满足业主的愿景,还要兼顾社会、使用者和环境的需求,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谈及自己的建筑理念,李新宇喜欢用“不应该被定义”来形容。在他看来,建筑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并无固定风格或统一的解题思路。每个项目都要在不同的时空与环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形态和逻辑。它需要考虑人文、历史、资本、场地、社会价值和责任等多维度的要素。 “建筑师既是匠人,也是艺术家。建筑师要有服务意识,也要让过程带给人愉悦感。”李新宇说,一栋建筑往往凝聚数百人的协同和数年时间的打磨——当看到实体建筑比图纸更令人满意的那一刻,所有的夜没白熬、头发没白掉,一切都值得。
2016年,李新宇与贝聿铭在贝氏建筑事务所。(受访者供图)
从三湘一品到三一集团:
协作成就“白月光”
2018年,李新宇主持负责长沙“三湘一品”项目(又称“三湘银行总部综合体”),以“风中航帆”般的建筑外观重塑湘江滨水风貌。2023年,“三湘一品”被选作2024年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取景地,成为当地新地标。 图为李新宇主持设计的“三湘一品”项目。(受访者 供图) 凭借“三湘一品”的成功,贝氏建筑事务所在2020年正式受邀参与北京三一集团全球研发总部的国际竞标。 三一集团曾在2015年启动首轮招标后暂停,直到2021年再次面向全球顶尖事务所集体竞赛。历经数轮比稿,李新宇主创的“智慧三棱镜”方案拔得头筹。 从初期构思到方案落地,李新宇在与业主深度磨合方面历时近一年半。 “ 我喜欢用‘找到共同的白月光’来形容这个过程:挖掘甲方真正的愿景,用建筑语言实现他们对数字化转型以及对企业未来的情感诉求,同时兼顾环境、社会、人文的公共价值。”
三一集团全球科创中心一期施工现场。 (受访者供图) 该项目设计以两座晶莹的科技三棱镜托起两个三角实体,代表以科技托举实业。阳光将通过两座晶莹的外立面,从南向北穿过建筑,在科技三棱镜的作用下,形成七彩光芒,点亮60米高大堂,照亮整个园区。 两个三角实体呈现出两个“V”字,代表胜利(Victory)。三角实体的每条边都是受力的桁架,每一根桁架都以最小的结构冗余完成最大化的承载功能,赋予整个建筑稳定性,让形式服务于功能。
从不被定义到与人同行:
在“精细化”时代找寻新机遇
李新宇出生于成都,早年他曾在香港度过一段时光,随后,他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建筑学本科,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跨地域体验让李新宇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交融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他称, 自己的设计像“融合菜”,是一场文化对话,在东方哲学的内涵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技术和历史之间寻找平衡,力求为每个项目找到最和谐独特的方案。
李新宇参加卡塔尔多哈AIA中东2024年会。(受访者供图) 谈及当下的中国市场,李新宇认为,房地产业增速放缓,打造更具人文与社会价值的精品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将舒适的居住环境与独特的人文元素融入建筑设计的理念中,摒弃千篇一律的审美复制,追求“精细化”才有新机遇。 今年1月3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出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李新宇设计的广州阅江路碧道步行桥。(受访者 供图) 在新建量趋缓的背景下,不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工业区或城中社区亟待精准改造升级。 如果能在保留建筑人文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智能化与绿色设计,让旧建筑焕发新生,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更是赋予城市生命力的重要方向。李新宇说,建筑永远是社会与文化的产物,建筑师要做的,就是让它既服务当下,也能在未来继续保持活力。 “建筑是一场跨越时代与地域的对话,它是文化的容器,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李新宇认为,“不被定义”与“与人同行”并不矛盾,这是当代建筑师应有的胸襟与责任。 记者:徐文欣 责编: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