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随着北斗系统的第55颗卫星顺利发射升空,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组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国人用26年时间,独立建造出了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翻开官方公开披露的信息,会发现北斗研制进程中有很多重要节点值得回味,比如1983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理论,仅用两颗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就能对地面目标和海上移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且有通信功能。
这项提案于1994年正式启动,并制定出了相应的三步走策略。而这三步走随着后来的北斗一号(2000年发射)、北斗二号(2012年发射)、北斗三号卫星(2020年发射)相继升空而成为现实。当时的中国资金有限,制造水平不高,许多关键性元器件无法自己生产,研发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研发人员凭借理工男的坚定和敢于攻坚克难的执着精神,一举实现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自2020年7月31日建成开通以来,北斗系统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并不断优化性能指标、拓展应用模式。今年7月30号,北斗卫星系统在科研人员的探索、攻克之下,还成功实现了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而全球第一条北斗卫星消息,则是由华为工程师历时15个月成功发出的。“星辰大海,纵横相依。摇摇星光,向你而来”——这条短短十六个字的卫星信息,不仅饱含了理工男的无限浪漫,也见证了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
把卫星通信做到大众智能手机里的难度之大超乎想象,而华为研发团队如同当年北斗卫星研发团队一样,向着“技术无人区”进发深耕,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最终,华为研发团队通过四大关键技术:新通信协议、高性能硬件、高增益算法、专用UX设计,一举解决了手机终端与卫星通信之间信息传输损耗大、手机发射功率低、手机收发天线增益低,以及普通用户搜索连接卫星不方便的问题,成功提高了卫星通信的性能和效率,帮助用户建立起更稳定的卫星信号连接。
为了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华为建立了全球首个北斗三号端到端星地融合通信验证系统,包含“测试地面北斗卫星信号发射设备-北斗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地面通信系统信息处理”一整套通信流程。此外,华为测试团队还跨过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又历时18个月进行场外测试,为的是保障手机终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接收到卫星通信消息。
在我们看来,这18个月的外场测试是异常辛苦的,比如要在5月下着雪的西藏尼玛县,一边哈着白气一边测试。又比如在可可西里区域,严重的高原反应哪怕坐着不动都让人头晕,但华为工程师们却硬是靠着间歇性吸氧,完成了一系列的测试工作。在他们看来,带给消费者稳定、可靠的北斗卫星消息体验,这些都是值得的。
华为除了是第一个发出北斗卫星消息的通信设备商,也是第一个推出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品牌。卫星通信能力的加入,让华为Mate50系列在荒漠无人区、近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信号覆盖的极端环境下,依然可以向外界发送文字和位置信息,并能够根据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获得了专业探险者和大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目前,除了华为Mate50系列已经开启北斗众测入口外,华为Mate Xs 2也将于2022年11月5日开启北斗卫星消息的众测报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华为普及北斗卫星消息以及让更多用户享受到前沿技术的坚定决心。
一直以来,华为都是通信领域的引领者。此次,率先推出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华为Mate50系列手机,也再度彰显了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从拥有最多5G技术专利到北斗卫星消息落地商用,华为研发团队对于技术创新的执着,以及敢于向“技术无人区”进发的攀登者精神,值得我们敬畏和学习。未来,相信华为还会在前沿技术领域不断探索,为行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充满惊喜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