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抗战时期曾重创日本人的国军将领,死因唏嘘

雾隐轻语者 2025-01-11 13:37:29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一二年时间里,大片山河沦陷。而关于日军推动如此之快,后世军事历史爱好者从不同视角得出结论:有认为是国民党腐败,派系勾心斗角,所以耽误了战力;还有认为是日本的军事实力确实强于中华民国,所以国军丢失大片土地。但有一点却不否认:那就是抗战初期,确实有很多国民党将士英勇抗战。

比如今天本文要说的就是一个在全面抗战时期,一度面临需要率领数百多将士抵抗十万日军局面的将领——范筑先。

而范筑先的死因让人感到唏嘘,并且也算得上一个缩影。

1、范筑先拒绝韩复榘

范筑先在抗战时期的职务是山东省保安司令以及聊城县县长。从山东省保安司令这个名头不难看出,范筑先掌握的武装不算什么正规武装。但是,这支不正规的武装,却在抗战时期,表现了可歌可泣的一幕。

当然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范筑先的情况,或者说履历。

范筑先生于1882年,晚清时期为了生计参加了晚清的北洋新军——这算是晚清时期最强大的一支武装。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范筑先参与过不少军阀战争。甚至在1930年左右,还参加过著名的中原大战。

当然考虑到范筑先掌握一定的武装,所以韩复榘在跑路的同时,还发电报给范筑先,告诉范筑先:老范,赶快带着队伍撤退,你那点兵马顶不住日本军队。

当时范筑先的驻地是聊城——前文说过,范筑先担任县长那地方。范筑先不打算接受韩复榘的指令。

范筑先当然知道,说硬话容易,但是打仗是实实在在的。因此范筑先拒绝了韩复榘要求的同时,还统计下自己的队伍。结果范筑先发现,自己手里有战斗力的战士,一共也就400人左右。

2、范筑先抗日

范筑先毕竟从晚清就当兵,很清楚这400人的队伍面对数万日军会是什么局面。而这时候,范筑先也了解到,当时我党在山东地区也在组织敌后抗日运动。于是范筑先和延安方面取得联系——当然身为国民党的官员,这样做肯定会引起国民党那边的猜忌,但是范筑先顾不得这些。延安方面了解到范筑先的情况以后,也派遣了不少干部来辅助范筑先建立抗日队伍。

在我党派来的干部的统战工作下,很多山东境内的民间武装乃至国军的溃兵,最终都得到了整合。队伍也从原先的400多人扩张到了6万多人。

当然随着范筑先队伍的壮大,日本军队也出现在聊城一带。而范筑先因为有我党乃至八路军的帮助,所以在和日本人交战的过程中,还有主动反击日本军队的情况。一时间范筑先名声大噪。

前文说过,范筑先主动联系我党,容易引起国民党猜忌。实际上,随着范筑先在山东多次给日本军队造成打击以后,国民党高层的确对范筑先有了猜忌。所以国民党不断派人到范筑先这里挑拨、分化甚至杀害我党的干部嫁祸给范筑先。但这些阴谋都被粉碎。

转眼到了1938年的年底。日本军队再度对聊城等地出重兵进行扫荡。当然主要打击的目标就是范筑先。

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派遣高官到聊城监督范筑先。按照范筑先的想法,对付日本人的这轮扫荡,应该使用八路军的战术:就是暂时放弃聊城,然后骚扰日本军队,切断日本军队的补给,之后围攻日本军队,消灭其有生力量。哪料到负责监督范筑先的国民党高官知道这个方案很恼火。坚决要求范筑先死守聊城。

范筑先毕竟是国民党的官员。因此只能坚持守卫聊城。而负责监督的范筑先的高官眼看日本人来势汹汹,于是打算撤退。但此时聊城的很多通道已经被切断。无奈之下,范筑先只好带着剩余的七百多人掩护高官撤退。最终,范筑先和七百多战士都牺牲了。

3、结语

其实范筑先的悲剧,堪称抗战时期,国军一溃千里的一个缩影。其实并不是国军将士不勇敢,也并非没有牺牲精神,而是因为国民党高层里,很多掌权的人,把精力和关注点都放在了内斗方面和猜忌方面,并且还干预军事部署。这就很大程度损耗了国军的战斗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