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病,一剂"养胃散",胃黏膜修复术,护胃如煨灶!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2-09 10:28:49

“医生,我这胃病反反复复十几年了,吃了不少西药,可总是好一阵坏一阵,您说这胃病真的能根治吗?”这是我在诊室里最常听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深耕脾胃病领域30年的中医师,我深知慢性胃炎患者的痛苦:胃痛、反酸、胀气、食欲不振,这些症状不仅折磨身体,更让人对生活失去信心。

经过40年的临床实践,我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养胃散”。在上千例慢性胃炎患者中,85%的患者在服用1-2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60%的患者胃镜检查显示黏膜修复良好。当然,胃病的治疗需要辨证施治,配合饮食调理和情绪管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养胃散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疗效呢,我们从组方配伍之精妙,就可以窥见一二。

白术+茯苓《本草纲目》记载:“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这两味药是脾胃病的“黄金搭档”,白术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茯苓利水渗湿,帮助排除体内湿浊。现代研究发现,白术中的挥发油能促进胃黏膜修复,而茯苓多糖则具有抗炎作用。蒲公英+白及蒲公英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特别适合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白及则是黏膜修复的“高手”,能促进胃黏膜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组织。砂仁+陈皮砂仁芳香化湿,理气止痛,能缓解胃胀、胃痛;陈皮理气和胃,帮助消化,特别适合饭后胀气的患者。这两味药不仅能增强主药的疗效,还能改善口感,让药更容易入口。甘草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同时能保护胃黏膜,减少其他药物对胃的刺激。

口说无凭,给大家分享一个实际医案,从胃炎到治愈,共用了3月时间,后随访1年都未曾复发。

王先生,42岁,IT从业者,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大,导致慢性胃炎反复发作。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伴有糜烂。张先生一进诊室就捂着胃部:“医生,我这胃病太折磨人了,稍微吃点东西就胀痛,晚上还反酸,根本睡不好。”我观察他的舌象:舌质红,苔黄腻;把脉发现脉弦滑。辨证为脾胃湿热、气滞血瘀。

治疗方案:初诊以清热化湿、理气止痛为主,给予“养胃散”基础方,配合蒲公英、白及加强消炎修复。叮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保持情绪平稳。

复诊:服药14天后,张先生反馈胃痛减轻,但仍有饭后胀气。调整方剂,加入砂仁、陈皮,增强理气消胀效果。

三诊:1个月后,张先生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显示黏膜修复良好。继续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未复发。

慢性胃炎在中医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人饮食不节、压力过大,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生,久而化热,损伤胃黏膜。

“养胃散”的治疗理念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健脾化湿、清热消炎、修复黏膜,帮助脾胃恢复自我修复能力。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中医的“健脾”理念与调节胃肠激素、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密切相关。

日常调理建议:

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穴位按摩:每日按揉足三里、中脘穴,增强脾胃功能。

慢性胃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治疗也需要耐心和信心。正如《脾胃论》所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保护好脾胃,就是为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您也正在被胃病困扰,可以给我说下。

3 阅读: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