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我们许多家长脑海里都有一条“时间线”,不断地据此比较着孩子掌握各种动作技能的月龄,生怕宝宝没有正常发育。
特别是到了学爬行和走路的阶段,家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会更多: 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爬行,怎么办?宝宝只会腹式爬行,不会手膝爬行,怎么办?宝宝要爬多久才能学会走路?
我们随便在网上一搜,关于宝宝动作发展的观点和练习方法五花八门,有人说“会爬的宝宝更聪明”,有人分享自己宝宝七个月解锁爬行的成功经验,还有的人说宝宝要至少爬满500个小时才能学走……
是不是越看越茫然了?事实上,这些观点和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孩子,也不能够成为科学的标准,有的方法用错了还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我们要想帮助他更好的学会爬行和走路,最关键的是要懂得发现和识别宝宝所发出的信号。
如何识别宝宝学爬行和走路的信号?
我们可以先回想一下,你家宝宝现在所掌握的动作技能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他能自己独立坐稳并且转动身体吗?他能趴着自己坐起来吗?他平时喜不喜欢用胳膊挥舞或拍打东西?如果宝宝已经学会爬行了,他会想要自己扶着沙发或者椅子站起来吗?
这些日常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是宝宝在给你传递信号,他想告诉你“妈妈,我准备好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了”,或者“妈妈,我还没有准备好,需要再多练习练习”。
我们应该怎么去正确发现并识别宝宝所传递的信号,引导他更进一步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学习任何一个动作,背后所需要的身体条件是什么?
比如说学习爬行,在大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对宝宝来说可没有那么容易,不仅需要他的四肢有力量,能支撑起自己的身体,还需要有基本的肢体协调能力。
了解了这些,你就能去发现宝宝学习爬行的信号了。例如当宝宝只能腹部贴着地面像一只毛毛虫一样前后扭动时,就是在向你传递一个信号:“妈妈,我的四肢力量不够,还需要多练习练习”。这个时候你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宝宝练习四肢力量,比如说拿着他喜欢的玩具放在稍远一点的地方,让他自己伸手去拿。让他多玩用手拍打、用脚蹬的玩具等等。
学习走路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宝宝尝试自己扶站或者迈步,这些就是很重要的信号,他想告诉你,他准备好练习走路了。你可以扶着宝宝的腋下,让他踩着你的脚感受迈步子的感觉。
如果宝宝迟迟不会走,或者没有发出任何学走路的信号,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练习腿部力量,例如多爬或者练习蹬腿。
当然了,每个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我们需要根据宝宝的状态来控制练习的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