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明洲

作家冯唐说:“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但是,人世间许多的事,不是努力就能做到,无论你怎么努力,还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反倒是,苦到了自己,累坏了自己。
人生过半,是时候甩弃讨好型人格,从他人的目光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那个真实的自己了。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中年人,总习惯于小心翼翼揣摩别人的心思,生怕自己的言行,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可就在一味地迎合他人中,迷失了自我。最后,别人还不一定领情,弄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连简单的认可,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得到,何苦呢?

人生过半,是时候对自己好一点了。落雨天,应学会为自己撑伞;起风夜,要舍得给自己取暖。人生过半,是时候在烟火气中,修炼诗意人生了,是时候给自己平淡的人生加点糖了。
1.要切换原有的生活模式
生活,不应只是忙碌与奔波,还应有诗意与远方。可现实生活中,中年人常常陷入固有的生存模式,而不能自拔。为了身外之物,像一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常年不停不休地运转,忘记了生活的本真与美好。
人生过半,是时候将自己从 “生存模式” 切换到 “生活模式”了。我们不妨试着每周留几个小时给自己:在江河湖泊边发发呆,在深山老林里漫漫步,在公园长椅上看云卷云舒,在旧书店淘一本老书随便翻阅,在厨房尝试做一道新菜犒劳犒劳一下自己……这不仅可以放松心情,愉悦自己,还能让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热情和乐趣。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旅行的好处在于可以暂时远离日常生活,还不必承担平日里琐碎的责任”。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时不时带着老伴,去外面旅旅游,四处走走看看,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人和事,让大好河山治愈自己,换个空间,换个心情,忘掉过往,珍惜当下。

2.要转换原有的生活方式
以前总是生活节奏快,忙忙碌碌的,像只陀螺。为了多挣几两碎银,长年熬夜加班,吃的是重油重盐的快餐,或陪人吃三高大餐,喝高度烈酒,吃坏了身体,喝坏了胃……人生过半,是时候从“重生活”向“轻生活”方式转换了。
人生过半,是时候放慢节奏,放慢脚步了,去享受简约、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去感受每一缕阳光,每一阵微风,放松一下身体,放飞一下心情,滋养一下心灵了。
在饮食上,不求吃的有多好,只求少油少盐,清淡些,营养全面就好。在居住环境上,不求豪华大气,只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治愈角落,疲惫时有一个心灵的港湾就好。可以随意摆放几盆绿植,让房间充满生机;点上一支香薰,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铺上柔软的抱枕,让自己可以尽情放松;泡上一杯茶,翻开一本书,让心灵有个地方安放。

3.要变换原有的思维方式
台湾女作家吴淡如说:“没有任何东西比自己的身体值钱。对自己好一点,并不浪费。”身体是本钱,有了好的身体,才会有好的生活,好的工作。年轻时,喜欢用身体赚钱,一旦把身体搞垮了,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更何况,没有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不要以为来日方长,却不料世事无常。除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浮云,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强。其实,人生过半,养好身体就是在赚钱。
健康,并不是遥不可及,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来实现的。人生过半,请对自己好一点,每年定期去医院做一次深度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每天早上,找点时间,让全身筋骨舒展舒展,让自己在一呼一吸间,身心感受片刻的宁静;午休时,花 15 分钟进行冥想,抛开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呼吸,让疲惫的大脑得到片刻的放松;傍晚,找个空间适当运动运动,让自己在忙碌中,找到片刻的惬意。

周国平说:“人生过半,我们最该学会的,就是与自己和解。”人生如一场马拉松,上半场拼的是激情和速度;下半场,拼的则是耐力和智慧。人生过半,对自己好一点,最好的活法,就是别给自己找罪受,别跟自己过不去。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放下内心的执念,不恋过往,不畏将来,享受每一个当下,给自己留一份开心和快乐。
每个人来世上只有一次,百年之后,世上没有你,也没有我。我们拼搏一生,带不走一砖一瓦;执着一生,也带不走一丝爱恨情仇;终其一生,不是为了养谁的眼,而是为了安自己的心。人生过半,对自己好一点,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看的风景,健康的活着,平静的过着,开心的笑着,适当的忙着,这就已经很好了。

人生过半,站在时光的分水岭,我们回首来路,有过拼搏的汗水,有过失落的泪水,也有过温暖的笑容。但此刻,我们更应展望的是未来,是带着对自己的关爱,踏上新的征程。
人生过半,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生命的丰盈在于自我定义。我们不要被年龄的标签所束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与时间和解,才能在人生下半场,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生过半,对自己好一点,将健康放在首位,用心呵护自己的身体;把快乐当作追求,用爱滋养自己的心灵。
毕竟,人生没有回头路,每一刻都是限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