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战史|大小金川碉堡和洋鬼子的炮塔

入戏太深鸭 2024-09-21 15:41:14

一位学者曾说:中国之碉源于四川,四川之碉源于金川。

去阿坝州金川看过土司碉楼的大都知道,藏语称碉为“赞宗”或“宗”,意为“堡垒”“碉堡”。

金川地区还有许多这样的碉楼,高大雄伟,砌筑工整、棱角分明,历经二百余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这种石碉在18世纪属于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在当时抵御和重挫清兵的战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认为在当时这就是不可撼动的要塞,也属于言过其实。

金川市石碉楼难打的第一个因素是地理环境带来的地形加成。

金川土司的碉楼属于石质防御工事,易守难攻的第一个原因是它们位于高海拔山地环境中,交通不便,重型火力无法运达。

清军在同明朝的作战中就大量使用火器,也继承了明军大量火器。在金川,清军的重型炮火如红衣大炮运不上去,依靠小型火炮、普通火枪和弓箭进攻碉楼,无法对碉楼进行有效爆破,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

金川的土司兵在碉楼的保护下和无重火力的清军对射,清军仰攻不利,而土司军队可以利用高度差和更好的射界打击敌人,取得战果。

在这种碉楼战术下,土司军队能以几千人的规模对抗清军数万人,而且在战役中打得清军节节败退。

报闻,是日张广泗又奏言,攻克坚碉必须大炮,各营现有百子、劈山、威远等炮,仅能对敌于行阵之前,无益于摧坚之用。纪山所铸大劈山炮重三百余觔,分发各路,应用颇为得济,然尚嫌力微,而再议加重,则又移动为难。——————《钦定平定金川方略》

其二是对绿营的忌惮,这是清朝统治者不放心让汉人军队得到强大的火力和补给的因素在作怪,清军将领之间不和,相互推诿,使得战役耗时日久。

以至于战争拖了两年之后,清军不得不在前线铸造大炮,再轰击碉楼。

我们来看看欧洲的碉楼和火炮技术,和金川地区碉楼设计及清军攻坚的思维有很大区别。

在欧洲境内也有大量山地环境:欧洲境内的山地主要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喀尔巴阡山脉、亚平宁山脉、迪纳拉山脉等。

欧洲各国为了在这些山地作战,对山炮的研究倾注了不少资源,各国都研发了自己的山地炮,炮身较轻,而且炮车是特别设计的,带有可竖起的前支架(目的是增加火炮射击仰角,便于在地形起伏大的山地环境下使用)。

在坡度小的地方用骡子这类牲畜运输或拖拽,在坡度大的地方轮轴、炮架、炮身可以拆成三个部分来运输。

拿破仑的6磅山炮(弹重约2.7kg)在欧洲属于小型炮,但是它已经比射“二斤八两铁子”(约1.47kg)的清军九节十成炮)强多了,而且操作简便,可靠性强,运输上也不会像笨重的红衣大炮那样无法走山路运输。

欧洲的“碉楼”————马特罗炮塔(Martello tower):自法国大革命战争以来,英国在不列颠群岛本土和各大殖民地沿海区域大量修筑这种小型永备防御工事,大多数是沿海堡垒。这些碉楼的设计攻防一体,有非常明确的层次和功能。

塔楼高达 40 英尺(12 米),通常驻扎着一名军官和 15-25 名士兵。塔楼呈圆形,墙壁厚实,坚固,可以抵御大炮的射击。塔楼的高度非常适合安装单门重型火炮,火炮安装在平顶上,可以 360° 全方位移动,从而进行射击。一些塔楼还设有护城河或其他炮台和工事,以提供额外的防御。

马特罗炮塔也属于石质构造,其墙体(包括顶盖)厚达2.4~3米,除开有射击孔(可安装城防枪wall-gun)外,顶部是炮台,装有带可旋转俯射炮架的重型加农炮(少则一门,多则三门),炮塔下方分为卧室、食堂、弹药库、地下食物/饮水储备室,按照功能做了严格区分。典型的英国马泰洛塔楼内部由两层楼组成(部分还带有一个地下室)。一楼是弹药库和储藏室,存放弹药、水、补给和给养。驻军24 名士兵和一名军官住在二楼的炮台里,炮台被隔成几个房间,墙上建有壁炉,用于做饭和取暖。军官和士兵住在几乎相同大小的独立房间里。堡垒内的一口井或蓄水池为驻军供水。与屋顶相连的内部排水系统使雨水能够重新注满蓄水池。

加拿大魁北克:1904年,当地拆除一座马特罗炮塔,从拆除现场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墙体和顶盖的厚度。这种碉楼对于炮火的防御力极强。

这种欧洲碉楼设计的炮塔,可以让守军的火炮以30度的俯角射击,对于迫近利用死角攻击的地面部队有恐怖的杀伤力。由于其塔楼高度,对进攻方的炮队也能形成有效的威慑。

大小金川地区海拔高,原始森林密集,当地土司的冲突基本上还属于冷兵器(有少量火器和小型炮)的范畴,因此在碉楼的构筑上,重点在于卡住咽喉要道,使敌人无法有效展开,无法自由进攻、补给和绕过碉楼进入腹地,对于当时的清军造成了重大杀伤。金川碉楼更多是一种关卡和防御思维。而清军在火器上的运用

我们也要看到欧洲的碉楼功能明确,攻防一体,而山地作战的大炮在拆解、运输和使用上也明显优于清朝军队。18-19世纪,西方列强在战术攻防的矛与盾方面,战术思想方面,都要比清朝先进许多。

0 阅读:25

入戏太深鸭

简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