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联线》电视专栏
2025年第7期——
“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
学生模拟提案‘点亮光明’”
今天(20日)播出,
"上海黄浦"视频号平台同步上线。
本期节目聚焦黄浦区政协推进“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品牌项目,以政协搭台、委员指导、学生建言的光明中学教学楼景观照明项目从建议到落实的全过程为案例,展现在校园中弘扬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学生协商民主意识的生动故事。
上海市光明中学是百年名校,其教学楼混合了"新艺术派"与"罗马风"的折衷主义风格,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过去,由于缺少夜景灯光,每当夜幕降临,学校在周边淮海路、人民广场的众多景观灯光建筑映衬下,显得有些黯淡。
2023年10月,在教学楼竣工百年之际,学校高一年级的30多名学生提出了点亮"光明",打造百年教学楼夜景,为城市增光添彩的想法。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通过严谨的资料考察、实地勘察和创意讨论,撰写了一份带有绘图方案的"模拟提案"。政协委员们又将这份"模拟提案",提炼为《关于将光明中学教学楼纳入人民广场周边景观灯光升级改造工程范围》的正式提案。在2024年1月召开的区政协全会上,这份提案被正式提交,并被列入黄浦区政协2024年的重点提案。

这份提案提出后,各提案主办单位有感于孩子们表现出的主人翁精神,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该提案与2024年下半年举办的上海国际光影节的核心要义不谋而合。
经过认真讨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黄浦区决定将光明中学景观照明建设工作,纳入光影节分会场系列活动中。
为了呈现最贴合建筑物文脉和气质的夜景效果,设计团队邀请学校师生深度参与设计全过程,举办了景观照明知识分享学习会、科技艺术营等配套活动,既有效推动了对设计方案的研究打磨,又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在实践中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年9月21日晚上,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分会场的核心点位光明中学,以"点亮光明"为主题,通过一场名为《光之梦》的光影剧诗,首次亮灯。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光明中学百年历史与现代光影艺术完美融合的见证。

立足光明中学案例的示范效应,黄浦区政协系统梳理了"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机制,助推学校将协商民主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卢湾高级中学的“以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协商课题,还是蓬莱路第二小学的“青少年视力保护”课题,亦或是敬业初级中学的"打造10分钟生活圈"课题,黄浦区政协以一个案例带动一类实践,培育青少年切身感受协商民主文化、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如今在黄浦,"协商民主文化进校园"已从1.0版升级至4.0版,内容包括在学校设立"政协委员工作点",聘请政协委员担任"校外辅导员",邀请专业人士开设"大师工作室"等多个方面。
记者 / 范沁毅 张尧琪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张尧琪
视频 / 王勇 闵栋 欧建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