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744分考上清华的他如今怎样了

QQQ 2024-06-11 15:02:20

对于自己的亲人,他说“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

如今对于自己,他的内心依然坦然和强大

这位当年以744高分考上清华、入校时被校长接见的学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14年,庞众望考入河北沧州吴桥中学。

庞众望申请了贫困生补助,李莹就想着去他家里看一看。

当李莹第一次来到庞众望家里时,她惊呆了。他家里的情况,远比文字材料上糟糕得多:父亲被精神疾病困扰,母亲失去行动能力,他的家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平时,他很少在外面嬉戏玩耍,而是静静地陪在妈妈身边,同妈妈聊天、打理妈妈的日常生活。

不满7岁,众望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但他的家里无力承担费用。乡亲们看到众望的母亲这样为难,便劝她放弃孩子:“如果孩子病看不好,你这个家庭还怎么过下去?”

可是,这位坚强的母亲,从来没有犹豫过给儿子治病。她请人帮忙推着轮椅,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求助,村里的父老乡亲含着眼泪,给她凑上了为孩子看病的钱。

众望要去外地做手术了,她却需要人照顾,不能陪着孩子去医院。

好消息终于传来,手术很成功,众望马上就能出院回家。她哭了,那是激动与幸福的泪水。

妈妈给了众望第二次生命。尽管那时的他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但这场病让他更加了解了,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意义,他更加珍惜同妈妈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七岁的众望到了上学的年龄,眼看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做着针线活,但收入寥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于是,众望常常在放学后去捡废品。有一次,他为了捡拾碎铁片,把手割得伤痕累累,他害怕被妈妈发现,等天黑了才回家。当他拿出卖废品积攒的零钱时,妈妈脸上带着笑,却心疼地背过身擦眼泪……

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中,唯一能使“蓬荜”生辉的,是众望那一张张奖状。

从小学到高中的这些奖状,贴满了墙壁,见证着一位自强少年的成长历程。

2014年9月,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吴桥中学。高中的三年里,众望把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记下来、把考试成绩装订起来、把获得的奖状折起来,这是他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这是庞众望在日记里的一句话。他知道,命运可能有时无法选择,但微笑是可以选择的。

在这样的信念下,庞众望度过了高中三年,也终于迎来自己的“阳光时刻”——2017年庞众望高考发挥出色,取得了684分的高分,再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最高60分加分,庞众望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入校时,他第一个接受时任校长邱勇接见。

2017年8月,清华大学新生入学,时任校长邱勇与庞众望握手交谈

考上大学后,庞众望婉言谢绝了旁人资助。他说,知道钱来之不易:“我觉得还是自己挣的钱最好”。

庞众望认为不接受资助,对自己是一个锻炼,靠勤工俭学和相关补助政策,生活费完全不成问题。“这几年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不白白浪费上清华的机会”。

如今的庞众望,已是清华大学博士三年级学生,正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研工作。

面对困境和挫折,庞众望真正做到了不负众望。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我并没有去抗争命运,而是很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遇到困难,就应该去解决困难”。

庞众望,我们为你加油!

0 阅读:1

QQQ

简介:社会新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