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回溯TikTok事件,202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强制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在美业务。特朗普上台后,将原定于2025年1月19日的截止期限,延至4月5日。期限过后,特朗普又宣布再度宽限75天。然而,这一“宽限”并非单纯的时间延展,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意图。特朗普公开宣称,若中国批准TikTok交易,美国或将减免部分对华关税,此举实质是将科技领域问题与贸易政策相捆绑,企图凭借关税手段迫使中方在TikTok问题上妥协。
特朗普(资料图)
但中国坚决不会接受这种不合理的胁迫。中国商务部多次指出,美国单边加征关税的行为严重违反世贸规则。当前,美国对华商品平均关税已飙升至67%,远超国际贸易正常水平,这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利益,更对全球产业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再者,TikTok作为商业实体,其运营与收购理应遵循市场规则,而非屈从于政治指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应遵守国际规则,同时,核心利益绝不容侵犯。
从技术维度审视,美国政府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在美业务,并强制转移核心算法,此要求触及技术主权关键问题。中国《出口管制法》明确规定,对于影响国家安全的技术出口实施严格管理。字节跳动亦强调,任何协议均需经过中国法律程序审查,这无疑是对美国试图绕过中国监管的直接回应。
从市场视角分析,TikTok的估值与算法紧密相连。剥离算法将致使其商业价值大幅缩水;而若保留算法,收购成本将高达数千亿美元,超出多数美国企业承受能力。即便如马斯克或甲骨文等有潜在收购意向,资金筹集与技术整合亦面临巨大挑战。此外,美国国内众多法律专家对强制收购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认为政府以行政命令干预企业交易,违背自由市场原则,近乎“变相征收”。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在汽车关税方面也有新动作。当地时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自4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该关税覆盖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汽车零部件,且特朗普称此关税为永久性措施,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则可豁免。
特朗普声称美国汽车在海外市场遭受不公平待遇,如欧盟对汽车进口征收10%关税,为美国乘用车关税的四倍。美国政府预计,此项关税每年将为美国带来1000亿美元新增收入。但这一政策对墨西哥、加拿大、欧盟和日本等美国传统盟友造成沉重打击,加拿大总理随即表示将迅速对美国新增汽车关税作出反应,不排除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美国一系列举措,深刻反映出中美在科技主权、贸易规则制定权等层面的深层次博弈。美国将政治因素过度介入商业领域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以TikTok事件为例,短期内僵局难以打破。美国两党在对华强硬立场上已达成共识,难以改变;中美间互信赤字持续扩大,在数据安全、技术标准等领域分歧短期内难以弥合。若特朗普在75天宽限期后进一步施压,中国极有可能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美国企业在华业务实施限制。
特朗普(资料图)
对中国而言,坚守底线与扩大开放并行,是应对挑战的长远之策。既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与国家核心利益,又要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对美国而言,应深刻反思“国家安全”概念的过度滥用,摒弃动辄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尽快重建基于规则的国际合作框架。中美间的矛盾与博弈未来仍将持续,如何妥善化解,考验着两国智慧,也为国际社会所密切关注。
一边加征关税,然后内幕炒股赚了一千六百亿美金,又想着拿走TikTok,这是想做财团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