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山东何以起势出彩

文化创新 2024-03-12 16:08:48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耕齐鲁人文沃土,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保护传承、普及教育、传播交流,推动文化“两创”起势出彩。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长期工作生活在山东曲阜,参与和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了关于“赓续中华文脉、涵养文言写作能力”“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建议。

近些年,文化自信让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幕后登台,积极转化为生产力赋能发展。在曲阜,许多中华经典成为中小学诵读教材;在淄博,古老的淄博丝绸与崭新的文化地标“牵手”打造出文化“两创”新IP;在潍坊,手造博物馆和“山东手造•潍有尚品”展销基地有力推动风筝、吉他制作、黄金珠宝加工等优势手造产业发展......山东各地通过打造、提炼文化“两创”成果的亮点特色,让文化软实力融入了地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化先天优势为发展强势,化生动实践为发展声势,山东一路探索,一路实践,让文化“两创”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鉴往知来深化研究阐释中守护文明印记。在文化“两创”的积极探索中,山东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从高水平建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出版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到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大型文献《齐鲁文库》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从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加快建设,到“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再到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成势见效。山东在文化研究阐发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双重发力,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无论是用考古发现实证山东文脉在中华文脉形成中产生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让人们从“活”起来的文物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坚定自信自强,还是加强对齐鲁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山东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传承创新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红色文化……古韵今风交融碰撞,滋养着亿万齐鲁儿女的精神世界,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底色。山东注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出一批彰显齐鲁文化特色的文旅产品,“山东手造”频频出圈,“美德山东”“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更加响亮。从画笔到刻刀,从泥土到纸张,沉淀了千年之美的“山东手造”,既留下了时间的痕迹,更不乏创新的精髓;从一村一点的“单打独斗”,到“四廊一线”五条文化轴线上的区域协同,山东把传统文化点位串成线、连成“廊”,让分散的文化资源产生聚合效应;从超燃的“村BA”到热闹的“村晚”,从生活气息满满的“黄河大集”到热气腾腾的乡村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创新掀起新一波文化赋能浪潮,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的红利。山东通过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现实载体,使其具备更多可见可触的质感和亲和感,这些无处不在的图景,诠释着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彰显着山东作为文化大省的自信和魅力。

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中唱响文化自信之音。文明,因互鉴而鲜活;文化,因传承而不朽。山东注重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精心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黄河文化论坛,深化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互鉴,文化交流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尼山,连续举办了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有大批中外学者、国际友人来此交流,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到文化、教育、历史等议题的研讨,再到经济、生态、传媒、艺术、中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从论坛对话,到文旅体验、光影秀等文化展示体验活动,论坛涵盖面越来越宽广、活动越来越丰富。一场场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文明对话,让人们愈发惊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绽放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华彩。一个个富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高端平台,已经成为全面展示齐鲁大地深厚文化、锦绣山河和悠久历史,生动讲述中华文明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故事的重要载体。

打破“传统”与“现代”间的藩篱,架起从“思想”到“行动”的桥梁,乘着全国两会的东风,共商改革发展稳定大计,共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相信厚重的“山东提案”、鲜活的“山东建议”,将为打开文化“两创”新局面带来更多新思路、新举措。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