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而已

易旻昊有创业心 2024-09-30 04:05:09

最近闲下来了,观察到上海办公室里的同事们生活特别精致:

整箱购买品牌矿泉水、纯净水喝,不愿意去角落接大桶水。喝茶的时候直接加热某品牌乌龙茶、茉莉花茶,比泡出来的好喝。每天两杯品质咖啡,偶尔忘记买了,一定要喝挂耳咖啡,还必须用上挂耳咖啡杯。问我要不要一起拼48块钱一份的全麦面包?这个价格还得拼?一杯青汁、沙拉和一口鸡胸肉组成的轻食午餐要花掉我79块钱,吃完30分钟必饿。虽然一周休息一天,但SPA是不能少的。

一般来说,中产阶级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技之长,凭知识技能在写字楼里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能付首付,能还月供,过着吃饱穿暖还有点闲钱的体面生活。

而所谓中产消费陷阱,就是想办法让你存不下闲钱来,尽可能地让你每个月花光所有挣到的钱。

当你有点闲钱、有点时间又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

自媒体博主会告诉去去有风的地方等风来,去海滩享受夏日的慵懒和惬意。

或者告诉你开一家属于自己和闺蜜的宝藏小店,能够掌握兴趣和赚钱的结合才是最好斜杠老板娘,这时候你听着感觉挺有道理,对,这就是梦想。

找不到对象不要紧,买新衣服、做医美、做发型,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幸福会自己来敲门。

打开某团购网站,无数黑丝长腿的年轻技师会告诉男人累的时候一定要犒赏自己,只需1099元,你就能和梦中女神肆意探讨生命的起源。

虽然只有60分钟。

特别是卷孩子教育,妥妥的坑爹连环套,这里面最大的开销就是买学区房。

以西安为例子,花200万买一个还不错的学区房,上六年学,再卖出去的时候可能就是250万了,不但解决了上学问题,还啥也不干挣了50万。

学区高度依赖于政策变化,但现在国家政策里“教育平权”已经是明牌了,学区房不会再有那么高的溢价,就算是砸在自己手里了,就当是为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消费了。

还有各种兴趣班和成长培训,让很多家庭压力山大。

每天996的工作好不容易攒了点钱,结果都花在了美容、化妆品、换车、SPA、旅游,永远每天很累很疲惫,永远两手空空,攒不下钱。

熬着最晚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

在我看来,消费陷阱不分阶层,只要是对你收入水平而言没有性价比的开销,都是消费陷阱:

比如月收入6000块钱,买个2000块的手机就够用了,非要买8999块的手机。健身房年卡才1599块,私教课299块,一下子买了20节私教课。家庭年收入不到20万,高杠杆一步到位买了改善型的房子,每个月挣的钱80%用来还房贷。对金融的了解渠道仅限于某音、某乎,然后把积蓄都消费在了大A。买了两个包、两双鞋,结账的时候发现是自己半年的工资。收入不固定,饥一顿饱一顿,还能花3999块钱去提升认知…

对普通家庭来说,避免踩进消费陷阱,最重要的是做好对收入和开销的规划。

比如每个月收入20000块,房贷还掉6000块,车贷还掉3000块,吃饭交际控制在2000块,买衣服鞋子控制在500块。

超过的预算不要花,必须控制。

如果做不到上面的规划,就是个人的消费欲望超过了自己的收入水平,要么想办法提高收入,要么降低欲望。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每个月固定在足浴店开销1500块钱左右,突然有一天店里来了几个新技师,销售就会告诉他:

充值20000块,可以解锁无限想象哦。

消费陷阱是明摆着的,就看你跳不跳了。

还有一些卖房炒股、卖房创业、全职太太等等,为了赌一把美好的想象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花掉所有积蓄,才是真的陷阱。

这种陷阱还都是不标价格。

都说人生就是一场牌局,过得好不好,除了看手气还要看技术,还要看定力。

但赌场里总是有人喜欢一把梭哈。

资本的层层套路都是写好的剧本,我们普通人面对着高档、轻奢、奢侈等不同价位品牌的诱惑,都是资本写好的剧本。

我们就这么跟着剧本一步步走进资本给我们设定的坑,原本以为自己逃掉了,回头一看也只是掉进了另外一个坑。

品牌的背后是一群艺术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算法工程师。

醒醒吧,牛马就是牛马,还真以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啦?

除了基本工资和经常被扣掉的绩效奖金,没有任何收益,一旦工作发生变故,生活就可能会陷入困境,最后在“铁人三项”和“吉祥三保”里徘徊。

搭建资产管理的招商运营服务体系,分享产业园、城市更新在产业策划、招商运营、产业培育、产业投资的经验和案例。

0 阅读:15

易旻昊有创业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