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
基金资助的研究方向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基础和需求,将以下三个研究方向作为2025年实验室开放课题的优先资助方向:
研究方向1:鼻黏膜类器官模型的建立与黏膜免疫效果评价。
研究方向2:建立基于探针杂交捕获测序的未知病原体检测技术。
研究方向3:结合多源异构数据,开展基于决策树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及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的新发传染病大流行风险评估。
二
开放课题申请人要求
1.实验室开放课题主要面向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外的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鼓励共建单位申报开放课题。
2.申请人需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在所申请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或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3.申请人能保障开放课题资助期间所需要的时间投入,需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成员合作开展研究。
三
课题申报和管理要求:
1.2025年度拟每个研究方向设立1项开放课题,研究期限为两年,方向1拟资助额度20万元,方向2和方向3拟资助额度10万元/项,课题研究内容应与申报的研究方向一致。
2.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负责指导和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并接受重点实验室的监督和检查。
3.课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支付本课题研究所需的实验材料费、版面费、差旅费、劳务费等科研业务费等,一般不用于增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应符合国家、北京市及本重点实验室相关规定。
4.实验室将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实验室主任审核同意后予以立项支持。
5.课题负责人应按照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定期向实验室汇报课题进展,不得随意更改研究任务和经费预算。
6.开放课题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型等的产出,以及文章、专利或成果转化等形式作为研究成果的验收指标,成果应标注由“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与病原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Surveillance, Early Warning and Pathogen Research o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基金资助,署名单位也需要标注重点实验室,同时履行与重点实验室及其所在单位共同达成的有关知识产权关系协议。
7.开放课题研究期满后,须向实验室提交结题报告,并附相关研究成果证明材料。
四
申报材料提交要求
申请人提交开放课题申报书(见附件),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经费安排等,纸版申报书需签字并加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章,于5月22日前邮寄纸版申报书一式五份,word版发送至电子邮箱,逾期不再接收。
五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聂老师 阚老师
联系电话:
010-64407256
010-64407359
邮寄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39号,阚老师收(联系电话:010-64407359,邮编:100013)。
电子邮箱:
bjrid2023@bjcdc.org
附件: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与病原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docx
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与病原学研究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25年4月27日
编辑: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