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万物皆可“新中式”?

学习大国 2025-02-11 09:59:36

“万物皆可‘新中式’”,这一网络流行语何以流行?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常见的“新中式”元素?一起来看《人民日报》2月7日第06版的文章《年轻人为何喜爱“新中式”》↓↓

无论是作为美学风格还是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中式”都备受年轻人喜爱。如今的“新中式”,早已不限于穿搭、饮食、美妆等领域,而是广泛延伸、不断出新,一次次掀起“出圈”热潮。

“新中式”价值内核没变,形式却在不断变化。从穿汉服、化唐妆、围炉煮茶,到练八段锦、品中式茶饮、打卡古建筑,年轻人从这些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有媒体总结的,“新中式”不止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新中式”风潮的浸润中日渐丰盈。

“万物皆可‘新中式’”,网络流行语折射出“新中式”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扩大的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中外新元素、不断结合现代新技术的过程。例如,这两年爆火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就是将传统越剧与现代小剧场模式相结合。打破舞台演出的“第四堵墙”,让观众置身戏剧场景中,与戏剧剧情形成“时空同步”,这种创新深受观众喜爱。

由此可见,在“新中式”流行的过程中,“新”和“中式”一个都不能少。归根结底,文化的发展需要内在生命力的推动。激发内在生命力,关键在于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换言之,“新中式”的“新”,是更新,也是创新;是温故知新,也是吐故纳新。其中,现代科技的助力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因素。2024年,《黑神话:悟空》成为游戏领域的现象级产品,获得多项大奖。对此,主创团队坦言:产品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强劲赋能,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科技+文化”,取得了“1+1>2”的效果。这正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一个有益尝试。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不断孕育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让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能推动更多“新中式”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丰厚的文化滋养。(摘编自《浙江日报》,原题为《从“新中式再出圈”看文化生命力》,作者:土土绒)

生活中有哪些“新中式”

用太平猴魁萃取出茶底,加入当地特产灵山酒酿,以樱花和薄荷叶装饰……不到10分钟,一杯名为“北海新绿”的新中式调饮制作完成。

近几年,新中式美食快速兴起,新中式餐厅、新中式茶饮、新中式烘焙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彰显个性、饱含传统文化韵味的“国潮”美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喜爱。

守正创新是新中式打击乐的灵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仅包括曲目的创作、编排,还包括从乐器到演出服装等方方面面的新设计。

如今,将富有中式意蕴的配饰和背心,与衣柜中已有服装相互组合,成为获得一套新中式新年服的便捷方法。

红旗汽车在设计中融入“新中式”元素,前格栅灵感源于玉管竹节、内饰钟表灵感来自日晷,在细节中体现东方审美意蕴。

如今,新中式糕点成为人们立春前后走亲访友的适宜伴手礼,各地花样层出不穷,受到年轻人喜爱。一些新中式糕点,常以茶、花、叶等做馅儿,满足人们享受春味、感知春意的需求。在保证原材料安全的基础上,新中式糕点愈发注重味道细分、造型美感,再加上数智化技术使烘焙工艺生产效率提升,大大满足了广大青年群体对美食颜值与文化内涵的双重需求,使“咬春”更富新意。

今日份打卡海报快分享给并肩战斗的学习伙伴们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