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母女坠楼事件令人扼腕可惜。关于这件事情的经过,请大家看一段截屏,这是一位网友的描述和记录。
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这个责任到底应该在谁?我刚刚读到一段网友的话,大意是劝诫大家要善良,不要再去分析所谓的责任了,尤其是不要指责出事的母女,因为她们已经太不幸了。
而我恰恰持相反观点,假如我们把这件事的责任都归咎于科技馆,那么,很多人就会对自己的责任有所疏忽,而类似的事情可能就难以避免。
当然,如果是科技馆的责任,我们也不要回避。我想说的是,对此分析要客观。如果这对母女真的有责任,绝不要手下留情,小女孩已经去世了,她的妈妈还在抢救中,如果通过对她们母女的客观评价与批评,能够杜绝类似的事情再发生,这不也是一件大好事吗?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决定写下以下的文字。
关于这件事,我看了很多剖析的文章,大家的观点基本雷同,不过有一位网友的分析,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的大意是,从整个画面情况看,这个女孩应该有七八岁的样子,绝不是婴幼儿。从现场的画面分析,这个女孩站在凳子上不小心能掉下去吗?回答是不可能。
假如这个凳子紧紧地靠在只有1.1米的玻璃护栏上,那么这种情况是可能的。而事实上,座椅和护栏之间还有一个空间,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来回走,那么怎么会发生这个事?
那就是女孩站在了凳子上,然后可能用手把住了栏杆,再然后脚踩在了椅背上,才能最后导致坠楼。
关于他设想的这个情景,我反复地查看了现场的图片,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也正因此,我觉得这对母女要对整个事件负主要责任,甚至是全部责任。
我们再换几个角度谈论这个问题:
其一,相关资料显示,科技馆建馆四十来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女孩如果不是做出了什么特殊的动作,不可能造成这样的悲剧。
其二,建筑安全不应该过多地考虑特例,一般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在一米七左右,来参观的孩子们肯定还要小一些,所以我认为1.1米的玻璃护栏是完全够用的。
假设你去想,一个小孩子要是搬个梯子架在这里,那不就危险了吗?我想说的是,这种观点纯属强词夺理,纯属强盗逻辑。
如果这样说,你就是把玻璃护栏搞成三米,同样有危险,我的意思大家懂吗?
我在几年前曾经经销过自行车,某一天来了一个奇葩的大妈,她在买车子的时候问我:你的这个车子防盗吗?
我对她说,自行车主要是用来骑行的,它的安全也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上,设计合理上。至于有没有人会偷你的自行车,请你去问社会的主管部门,不要问我经销商。
行文至此,我想我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便科技馆有责任,也改变不了这个悲剧的发生了,如何杜绝类似的事情再出现,这才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