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章结尾,麻烦您点个关注,有任何的想法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与喜欢!
文|冰糖雪梨
编辑|冰糖雪梨
12月11日,又一噩耗传出,沈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昕鑫意外离世,年仅37岁。
一位自称李昕鑫同学兼好友在网上发文称,“我的老同学,辽宁电视台李鑫昕因家中书房失火,不幸去世,才37岁”。
短短的几十个字,却能看出他悲伤的情绪,满满的惋惜和不舍,将这一噩耗公布出来。
网友们看到十分震惊,还向这位知情人求证,是“李昕鑫吗,名字顺序不对啊”。
知情人也给出了解释,表示非常清楚他的名字,以前是李鑫昕,后来改成了李昕鑫。
得到确定答案后,网友都悲痛不已,一位优秀又年轻的主持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据悉李昕鑫是今年九月份去世的,去世的消息一直没有公开,直到这位好友发声悼念,外界才知道。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网友爆料称李昕鑫是因书房着火不幸去世的。
事发时间在晚上,李昕鑫正在熟睡,当他发现着火时已经晚了,一条鲜活的生命逝去。
从他社交账号评论区可以发现,他确实是九月份去世的,朋友、同事都在发文送别他。
他最后一条动态的发布时间是2024年4月14日,九月份评论区增加了许多评论。
同事、好友都是在悼念他的,“睡个好觉,不用早起了”还有许多大哭的表情包。
这也证明他为人和善、好相处,去世后,和他相处过的人对他评价都很高。
听过他去世的消息先是震惊然后忍不住落泪,还有许多网友是昨天看到新闻来悼念的。
表达了对李昕鑫的不舍、惋惜和喜爱,最喜欢看他主持的节目了,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突然传出他去世的消息,网友一时都无法接受,怀念多才多艺的他,天妒英才啊。
还有同学晒出与他的聊天记录,2023年6月份两人号见面了,一起吃了冻秋梨。
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出,他性格活泼开朗、十分健谈,对人也很真诚。
去年和好友见面时,他就曾说“以后我们见一面少一面,估计以后连合照的机会都没有了”。
好友听到他这么说觉得很丧气、触霉头,让他赶紧拍拍木头,李昕鑫还笑他迷信。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好友伤心、后悔,后悔没有和他常联系,以后再想约,也约不上了。
而他去世,最接受不了的还是他的亲人,尤其是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据好友爆料,李昕鑫还是家里的独生子,对亲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父母真的受不了,整日以泪洗面,唯一孩子因为一场意外离世了。
事发当晚他的妻子在单位值班,侥幸逃过一劫,但丈夫的去世对她来说也是痛苦的。
两人结婚时,年纪也不小了,婚后一直想要个孩子,他去世七天后,妻子检查出来怀孕了。
这对深陷悲痛的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希望,妻子也很爱他,是个善良的人。
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如今孩子已经五个月了,可惜的,李昕鑫还不知道孩子的存在就走了。
孩子一出生就没了爸爸,但这是两人爱情的结晶,也是李昕鑫留给妻子的希望。
李昕鑫是沈阳广播电视台的“顶梁柱”之一,温暖磁性的声音、阳光亲民的笑容。
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也是许多观众的青春记忆,没想到就这么走了。
2009年他进入沈阳广播电视台,担任过摄像、记者、主编、主播等多个职务。
可见他多才多艺、能力出众,十分优秀,而2009年他才22岁,一毕业就进入电视台。
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从小到大李昕鑫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也付出了许多努力,高标准要求自己,事业家庭刚双丰收,他却走了。
进入电视台后,他对工作也十分敬业,无论做什么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成为记者后,他面对受访者语气温和、眼神真挚,问问题总能一阵见血。
笔记本上记录的密密麻麻,全是工作中的感悟,后来他成为主持人,参与创办了直播生活早高峰栏目。
由于节目时间是早上,他每天都早早来到台词,熟悉台本,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渐渐地观众也喜欢上了这位主持人,李昕鑫也成为了当地观众早晨不可缺少的陪伴。
大人上班、孩子上学都会收看他的节目,而他也会熬夜研究选题,和团队争得面红耳赤。
工作中的他事无巨细,努力就会有收获,他主持的节目还获得了辽宁新闻一等奖。
他和搭档美玲配合默契,并肩作战多年,节目开始前,对稿成了两人固定的流程。
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知道对方想的什么,两人也成为了观众喜爱的主持搭档。
九月份李昕鑫去世时,美玲也发文送别了老搭档,以后演播厅再也没有李昕鑫和她一起对稿了。
今年4月份,李昕鑫还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他参加首届全国博物馆讲解的比赛。
讲解时,他语言清晰、饱含感情,凭借出色的表现还获得了一等奖,实力有目共睹。
并且还是由李瑞英老师给他颁奖,可以看出他十分激动,对于他来说的很大的鼓励。
而他最后一次露面就是今年九月份,9月4日这天,沈阳文旅还发布了李昕鑫的主持视频。
那时他人还好好的,面带笑容、状态极佳,没想到走的那么突然,一切美好戛然而止。
前程光明、大好青春年华,却在一场意外中丧命,好友、同事和网友都在惋惜。
结语
愿李昕鑫一路走好,同时他去世的原因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醒,要注意用火用电。
避免悲剧发生,也不要抱侥幸心理。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