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历史上有一个未解之谜:周昆究竟去哪儿了?
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前夕,身为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央特派员,前去联络起义队伍。9月9日,毛泽东按计划来到第一师三团驻地,要求与团长苏先骏谈话,居然被当场扣住。
当时毛泽东身上没有携带证件,警卫人员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看模样十分可疑,二话不说就押着他去找团长。
当然,主席宽宏大量,对此并没有多做计较,此事后来大事化小。不过,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彼时站岗的周昆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仅如此,后来一经了解,毛泽东这才发现周昆是个难得的人才:后者接受过高等教育,明白事理,具有不错的战略眼光与大局观。
起义军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受挫,损失大量兵员却不能实现目标,官兵士气低沉。更可怕的是,当毛泽东提出要放弃城市南下发展时,我军在意见上发生巨大分裂,大部分官兵表示“只想进城不想上山”,反对者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警卫团官兵。
眼见革命形势岌岌可危,周昆站了出来。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在他不厌其烦的劝说下,反对的声音渐渐变小,最终所有人都选择支持毛泽东。
从某个角度而言,说周昆拯救了革命都不夸张,而他也在主席的心里扎了根,成了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主席对周昆的器重是肉眼可见的:“三湾整编”后,仅剩700余人的一个师被缩编为一个团,即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周昆立马获得提拔,在1团3营8连中任排长,同时批准入党。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排长,这一任命的意义确实非凡的。“三湾整编”是我国革命道路上的一大重要拐点,若将其视为一个开端,那么周昆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元老。
事实证明,毛泽东慧眼识人:在接下来几年里,周昆成为主席政治主张与革命理念最为忠诚的追随者之一。他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着以毛泽东为领导的党中央的命令,成为与国民党反对派抗争的先锋。
后来担任八路军第115师参谋长的他与陈光、王良并称“林彪手下的三杆枪”,在中央苏区可谓是声名显赫,而周昆也与自己的老领导有些类似:有着与年龄不相匹配的老练,心思缜密,无论陷入何种陷阱都始终稳如泰山。指挥作战时也拱手自若,俨然一副大将风范。
进入30年代,周昆的晋升又进入了“快车道”。
1930年夏,我军经历了一轮大规模扩编,其中红四军扩编为红1军团,下辖3个军的编制,总兵力达2万余人。周昆获任第12军34师师长,这意味着他一只脚已跨入了高级干部之列。
次年,周昆改任红10师师长,成为红4军军长林彪的下级。这对气质相像的将帅合作起来可谓相得益彰,成为我军的一张王牌。
1933年初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周昆的红10师作为主攻祭出了极其精彩的表现,一役歼敌近3个师,俘虏国军官兵万余人,收获一场奇迹般的大捷。
不久,我军再次进行整编,将小编制整为大编制,周昆成为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的红3师师长——这一任命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周昆正式成为我军决策层成员之一。当年7月底,我军对功勋卓著的34位高级干部授予二等“红星奖章”,周昆便是其中之一。
抗战爆发后,我军为顺应抗日形势接受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拥有115、120和129三个师的编制,此外还有一个特务团。周昆不但成为第115师参谋长,更是入选军委“五人组”。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与周昆共事的可都是在新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大人物”,如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这三位在建国后都被授予元帅军衔。而纵观我军历史,除3位元帅外,第115师还走出2位大将、12位上将以及21位中将。若按周昆的资历、才华和功绩,笔者认为,他至少也能评个大将,说不定还会成为第十一位元帅。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前程一片大好之时,周昆竟离奇失踪了。
1938年初,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全军师级以上各级参谋长军事会议。我军也派出了4名代表,分别为总部参谋长叶剑英、参谋处长彭雪枫、高级参谋边章五以及第115师参谋长周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对周的重点培养。
按照安排,为期三天的会议结束后,周昆乘火车返回山西,向上级领导彭德怀、左权汇报会议内容和其他相关状况,随后便前往国民党设于临汾的二战区司令部,领取第115师下个月的军饷,也就是6万法币。
领到钱后,周昆给随行的警卫员一个提包,再三嘱咐其中有重要文件,一定要完好无损地交给第115师作战科科长王秉璋。提包收到后,王科长打开一看有些发懵:里面只有一半军饷和一封信,周昆在信中说道:“共领取6万块,我带走了3万,另3万交警卫员带回,望查收。”
留下这句话后,这位革命元老便在历史上神秘地消失了。
事实上,中央始终没有放弃对周昆下落的搜寻,建国后一说法称,他拿着3万法币回到了老家过回了普通老百姓的小日子。考虑到他并没有做出对革命事业不利的事情,且念在其昔日的功绩,中央便没再追究。后来据考证,这一说法是谣言。
那么,周昆究竟去哪儿了?看上去最可信的一种观点:他在思想上“叛变”了。
国民党参谋会议结束后,周昆曾与彭德怀、左权等上级领导闹了些不愉快。《彭德怀全传》对此有所记载:彭总怒批周昆“忘掉了做共产党人的光荣,忘掉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区别”。
原来,一说周昆在武汉参加会议时目睹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奢华生活,高官们个个有小汽车、小洋房和小老婆,我军的高级将领们却穿得破破烂烂,跟普通士兵无异,甚至连雇黄包车的零钱都得省着用。
据在场的作战参谋王政柱回忆:周昆言语中有很多不满,居然形容自己“像叫花子”,感觉丢脸,甚至还为此与彭总等人发生了一些争执。
因此这一观点的支持者相信,周昆对奢靡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向往,便卷走3万法币擅自脱离了革命队伍。而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足够普通人殷实地生活一辈子。
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很不靠谱,甚至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对一位饱经磨砺的革命前辈随意怀疑,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首先,周昆是读书人,自然明白“苦尽甘来”的事理,若他过不了苦日子,估计在秋收起义后就不会劝说那些只想去城市而不愿去农村的同志了。
其次,倘若周昆追求富足的生活,为什么只取走一半钱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中国,法币并不是流通货币,倘若有人突然拿着一大笔法币去银行兑换,一定会引起注意。直到工农革命胜利后,这笔钱也没有比兑现,那么假若周昆卷款逃走,这么多年来一直把钱藏着不用,当初的做法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如我们先前所说,周昆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向来周全,绝无可能犯如此低等的失误。
作为周昆的同僚,第115师作战科王秉璋科长就曾表示:凭借他对周的了解,后者压根就缺乏这样做的动机。
要说真相,笔者认为有一种可能:周昆对组织的“小气”可能真有些微词,但不过只是发发牢骚罢了。他真正带走一半军饷的原因是负责——把钱全交给一个人,一旦出意外就全部打水漂了。
不幸的是,携带重金又是只身赶路的周昆被歹人盯上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这种事一旦发生,结果十有八九都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