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的冲突,终于有了短暂停歇的迹象,以色列居民也不再整日生活在恐慌之中。没有了恐惧的笼罩,民众开始反思这场灾难的根源,将矛头直指内塔尼亚胡政府。哈马斯在 2023 年发动的突袭,让无数以色列人失去了生命和财产,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防备不足,成为了众矢之的。在民众的强烈质疑声中,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选择提交辞呈,独自揽下未能阻止悲剧发生的责任。但这一举动,显然无法平息民众的怒火,他们依然紧追不舍,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面对来自民众的巨大压力,内塔尼亚胡政府没有从自身寻找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联合国麾下的近东救济工程处,试图让其成为这场危机的替罪羊。以色列下发通知,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在耶路撒冷开展活动,给出的理由荒谬至极 —— 该组织被 “恐怖主义” 渗透。这一指控,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支撑,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内塔尼亚胡政府为转移民众注意力、缓解自身政治危机的拙劣手段。
近东救济工程处,这个成立 75 年的人道主义组织,一直致力于为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生活保障,在中东地区的人道救援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它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截至当地时间 13 日,已有 243 名工程处工作人员在冲突中不幸遇难,大量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工程处的正常运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与此一场全球范围的虚假信息攻势正在向工程处袭来,试图在国际社会中抹黑它,削弱其合法性。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近东救济工程处正面临其 75 年历史上最严峻的危机。以色列断绝与工程处的关系,禁止其在以色列及东耶路撒冷活动,这是对工程处的直接攻击,而且完全是出于政治动机。拉扎里尼强调,如果工程处无法继续运作,那么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责任将落到以色列这个占领国身上。但以色列显然不想承担这份责任,所以才想尽办法打压工程处。
更令人担忧的是,以色列针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行动,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目的。拉扎里尼指出,以色列企图剥夺巴勒斯坦难民的身份,让他们无法回到被用作非法定居点的故土。这一行为,不仅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基本权利的严重侵犯,更是在单方面改变政治解决方案的框架,试图埋葬 “两国方案”,彻底削弱巴勒斯坦人自决未来的能力。如今,在以色列的打压下,不仅近东救济工程处举步维艰,当地任何支持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支持 “两国方案” 的声音都遭到无情排挤。
以色列的这一系列行径,严重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对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构成了巨大挑战。如果国际社会对此坐视不管,任由以色列肆意妄为,那么中东地区将陷入更深的混乱,人道主义灾难将进一步升级。大量巴勒斯坦难民将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陷入饥饿、疾病和无家可归的困境;地区冲突可能再次爆发,甚至有扩大化的危险,将更多国家卷入战火之中;而 “两国方案” 一旦彻底破灭,巴以之间的矛盾将更加难以调和,未来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将变得遥遥无期。
国际社会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联合国会员国应团结起来,共同阻止以色列相关法律的实施,明确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合法地位,确保其能够继续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国际社会要加大对以色列的舆论压力,敦促其停止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侵犯,重新回到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巴以问题的正轨上来。此外,各国不应延迟或停止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为工程处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
这场围绕近东救济工程处展开的风波,不过是巴以冲突的一个缩影。在未来,以色列是否会继续一意孤行,进一步扩大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压迫?国际社会能否形成统一的力量,阻止以色列的危险行径?近东救济工程处又能否在这场危机中坚守使命,为巴勒斯坦难民带来希望?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巴以局势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未来的走向将深刻影响着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期待着这场危机能够早日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