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料】匈奴人的样子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25-03-05 04:43:00

参考资料

Eliot, Charles Norton Edgcumbe (1911). "Huns"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13 (11th ed.). pp. 932–933.

【遗传数据很难应用于草原游牧社会,因为他们经常迁徙、混杂和相互同化。尽管如此,遗传学可以提供从东亚到欧洲和反之亦然的迁徙信息……】

西方史籍对匈人的描述,大多强调从罗马人的角度看,其奇特的外貌。这些描述通常将匈人描绘成怪物。

强调匈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头部圆而无形。各种文献都提到匈人眼睛小,鼻子扁平。罗马作家普里斯库斯给出了以下目击者对阿提拉的描述:“身材矮小,胸部宽阔,头部很大;他的眼睛很小,胡须稀疏,夹杂着灰色;他鼻子扁平,皮肤黝黑,显示出他的血统。”

许多学者认为这些是对东亚人种特征的不雅描述。Maenchen-Helfen认为,虽然许多匈人具有东亚人种特征,但他们的外表不太可能像今天的雅库特人或通古斯人那样,具有北部亚洲人种特征。推测为匈人的考古发现表明,他们是混血,其中只有一些个体具有东亚人种的特征。

欧洲学者建议不要将匈人视为一个同质的人种群体,同时仍然认为他们“部分或主要(至少最初)是蒙古人种”。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考古发现根本无法证明匈人具有任何蒙古人种特征,一些学者则认为匈人主要具有高加索人种的外貌特征。

蒙古人种特征主要出现在匈人贵族中,但其中也包括融入匈奴高层的古日耳曼血统。匈人的构成在其劫掠欧洲时期,逐渐变得更加“高加索”。到沙隆之战(451年)时,“绝大多数”阿提拉的随从和军队似乎都是欧洲面孔,而阿提拉本人则具有东亚特征。

遗传数据很难应用于草原游牧社会,因为他们经常迁徙、混杂和相互同化。尽管如此,遗传学可以提供从东亚到欧洲和反之亦然的迁徙信息。

Damgaard等人2018年对中亚天山山脉周围,公元二世纪晚期的个体进行了基因研究,发现这些个体代表了一个东亚和西欧亚混血种群。他们认为,这个种群是匈奴人的后裔,匈奴人向西扩张迁徙,与伊朗塞族人混血。

天山山脉的这个种群可能与欧洲匈人有联系,因为个别墓葬中的物品在风格上与欧洲匈人使用的物品相似,尽管这可能是商品交换和精英之间联系的标志,而不是迁徙的标志。

截至2023年,欧洲中部喀尔巴阡盆地匈人时期(5 世纪)的基因数据很少,匈人时期生活在那里的人口表现出多种基因特征。

Maróti等人2022年的研究表明,生活在该喀尔巴阡盆地的9个匈人时代的个体的基因组有欧洲血统,也兼具东北亚血统,其中与东北亚有关联的个体与蒙古国的匈奴和鲜卑等群体最为相似。

Gnecchi-Ruscone等人2022年对匈人时代基因组的分析,同样发现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两个个体显示出与古代东北亚人的联系,其他人则显示出欧洲血统。

匈奴人的起源及其与其他草原民族的联系仍不确定:学者们普遍认为他们起源于中亚,但对其起源的具体细节存在分歧。古典资料记载他们在公元370年左右突然出现在欧洲。

【罗马时代的资料】

最典型的是,罗马人试图阐明匈人的起源,只是将他们与早期的草原民族等同起来。罗马学者重复了一个故事,说匈人在追赶一只野鹿或一头逃跑的牛时进入了哥特人的领地,穿过刻赤海峡进入克里米亚。发现当地的土地肥沃后,他们袭击了哥特人。

【与匈奴和其他被称为匈奴的民族的关系】

公元前205年左右,冒顿单于统治匈奴,该时期被认为是匈奴文化的摇篮。现代历史学家将公元4世纪出现在欧洲边境的匈人,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从蒙古高原入侵众多中原政体的匈奴联系起来。

在被中国汉帝国彻底击败后,北部的匈奴支向西北撤退,他们的后代可能已经迁徙到欧亚草原。学者们还讨论了匈奴和一些中亚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些民族也被称为或被认定为“匈奴”,其中最著名的是赤奥尼特人、基达里特人和嚈哒人。

2 阅读:963
评论列表
  • 2025-03-05 20:40

    西方有史料吗?拿什么文字记载的?记载在什么载体上的?呵呵

  • 2025-03-19 00:04

    中国古代人特别是蒙古族个子普遍比欧洲人高壮,是因为中国是古代世界第一发达国家,膳食结构优于落后的欧洲人。现在欧洲人个子高,是因为欧洲工业革命用热兵器掠夺曾经比他们富有的中国财富后,西方列强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反超战争中衰落几代疾苦的中国所致,好几代中国人在战乱中吃不好,穿不暖,身体发育各方面都下降了,包括身高和骨架粗度。膳食结构比遗传还重要。以欧洲荷兰为例,19世纪以前平均身高只有1.6米,后来逐渐发达饮食跟上后现在平均身高是全世界最高的1.8米。小日本更是如此,侵华日军平均身高才1.5米,后来学习欧洲吃牛排喝牛奶,现在平均身高也1.7米了。所以,我们要像中国古代人一样高壮就要多吃牛羊肉。牛羊肉是上品,猪肉是下品,虽然中原农耕是不让吃耕牛,但中原不等于中国,中国北方照样吃牛羊肉,中国古代英雄大汉一进酒馆:小二,上几斤牛肉,一壶老酒。科学实验也证明,食谱比遗传更重要!同一棵树的两个种子 ,遗传一样。一颗种子在沃土里长成参天大树,另一颗种子只能在贫瘠的盆子里长成矮小盆景。道理一样。发育期牛羊肉食谱十分重要。

  • 2025-03-19 00:03

    现在西方有个分裂中国的阴谋是,宣传辽金元特别是蒙古族不是中国人,汉族才是中国人。因为蒙古元朝西征欧洲,统治欧洲长达数百年之久,是傲慢的欧洲人的耻辱 ! 如果把元代蒙古历史与中国分开,他们在精神上就可以认为蒙古统治欧洲把欧洲人当奴隶,只是野蛮人胜利的偶然事件。 但是,元朝蒙古属于中国东方文明历史一部分时,那么,蒙古西征就变成了历史璀璨的东方文明,对欧洲西方文明的绝对碾压 ! 这对傲慢的欧洲人是奇耻大辱 ! 这就是中国东方文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 但是西方人和汉奸,就是要阴谋在精神上打压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 说蒙古元朝不是中国,中国少数民族是驱除鞑虏蛮夷的对象,不是真正中国人,从而分裂中国。这是他们的阴谋,而一些蠢汉奸也跟着被洗脑附和。另一方面,西方伪造历史,仿造中国古代编年史伪造西方历史建筑和文献,碳14追踪,欧洲古代史诗和古建筑证据都是假的,是想洗刷工业革命前东方文明碾压西方的耻辱,想在精神上压制东方中国的璀璨文明历史。

  • 2025-03-06 11:57

    西方文字都是表音文字,Hun是留在西方文字里的对当时匈奴的称呼,这个称呼也应该是当时匈奴人在西方的自称,而这个称呼的发音却是“汉”,说明西去的匈奴人在西方人面前也自称汉人。

  • 2025-03-19 00:03

    蒙古及前朝的匈奴侵略统治欧洲长达数百年,也把先进的中国四大发明,和阿拉伯先进的数学、天文等等带到落后的欧洲,欧洲西洋古典音乐基础的“八音节”,就是蒙古征服欧洲带去的。蒙元时期横扫欧亚,打通世界上所有地域、民族、商业、文明、宗教等等壁垒,使得改变世界的东西方丝绸之路兴盛。落后的欧洲人才用上了茶叶、丝绸、陶瓷等来自世界第一发达国家---中国的这些高档货,中国古代科技更是让欧洲人开了眼界。蒙古人侵略统治欧洲几百年,也把世界上所有好东西带到欧洲,才给落后的欧洲带来文艺复兴的种子,诞生工业革命。人类科技靠积累,而知识积累靠记录。而中国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解决了全人类对知识的记录问题。上世纪最先进的机械打印机是美国制造的,拆开后仍与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雏形一样。人类科技是接力棒传递的,中国是古代世界第一发达国家,贡献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和横跨中欧的古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商业之旅,欧洲贡献工业革命,美国贡献好几次新产业革命,现在正重新回归世界第一的中国将再次向世界贡献量子在内的新科技产业革命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 2025-03-19 00:03

    辽金元(蒙古)是中国历史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元朝首次将中国所有历史疆域统一成一个完整中国并实现中国版图最大化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中国56个民族不是谁融合了谁,而是像科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相作用一样,是互相融合的。普通话是胡语和汉语融合的、国粹京剧是多民族多剧种融合的、中国民乐团很多乐器是胡琴。。。元朝的元,取自中国汉族道教《易经》大哉乾元,大元。蒙元时期蒙古大力扶持中国汉族道教,武昌长春观是成吉思汗赏赐丘处机兴建道教十大丛林而建,蒙古索永布也有道教太极图。中国的省,是蒙元时期真正推行的行省制沿用至今,蒙古人吉当普重修了都江堰造福百姓,蒙古人推行行省制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管理做出了历史贡献。。。中国56个民族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家人。

  • 2025-03-19 00:04

    碳14追踪检测,西方古代历史文献资料和建筑都是假的,都非常年轻。他们的史诗和圣经都印在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和造纸上。英国李·约瑟博士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写的很清楚,蒙古及前朝匈奴的西征带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带去阿拉伯先进的数学天文、以及欧洲古典音乐基础的八音节是蒙古带去的,当时欧洲没有弦乐等等体系,所以你在西洋音乐里会听到东方游牧、阿拉伯音乐的影子。蒙古西征把世界上所有好东西带到欧洲,才使得落后的欧洲萌发文艺复兴的种子,诞生工业革命。

  • 2025-03-05 21:04

    对远东很有研究,是俄国人么

  • 2025-03-16 23:23

    匈人和匈奴屁关系没有,他们是马扎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