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干部张雨杰,时任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3年多的时间里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被判无期徒刑……据报道,近年来,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吴海红和学生搜集了46个年轻干部的贪腐案例,并分析指出他们的贪腐特点是,“失足早、形式新、数额高”。他们年纪轻轻,为何“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这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为法律意识不强、信仰坍塌。曾有办案人员分析某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事业无追求,生活无压力,缺乏奋斗的动力,没有明确的精神寄托,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年轻干部贪污和挪用公款,走上自体腐败之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机可乘,相关制度设计形如“牛栏关猫”。比如,张雨杰为何能够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侵吞共7000万元的公款?“他负责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接待市民,收取买房托管资金、填写托管协议等,贪腐行为通过收款不入账、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进行”。收款不入账违规违法,伪造收款事实更是情节恶劣,而这种拙劣的手段为何迟迟不被发现?
年轻干部贪腐确实有新特点,比如,他们学历普遍比较高、头脑灵活,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当他们把这些优势运用到贪腐领域,就表现出了作案手段“高明”的特点。再比如,他们的贪腐动机除了享乐,有的还与玩网络游戏、直播打赏有关。无论什么特点,无论出于什么动因,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贪污和挪用公款,就说明相关制度设计不够严密,相关监管不够有力。
“新鞋溅了泥”,无疑令人遗憾。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走上重要岗位,成长关键期却变为贪腐危险期更是一件可悲的事。对年轻干部,既要厚爱,也要严管,既要帮他们打好“预防针”、扣好“风纪扣”,也要用强有力监管为他们做好“隔离墙”,让他们不敢、不想也不能贪腐。(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济之)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覃峰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