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开闸放水,巴基斯坦城市或被淹没,后果究竟多严重?

老万聊趣事 2025-04-29 23:44:02

在南亚大陆,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对宿敌之间,竟上演了一幕“水之殇”,令人痛心疾首。印度毫无征兆地开闸放水,那滚滚的洪流,似脱缰的猛兽,扑向巴基斯坦,一场危机悄然降临。你能想象这背后的可怕后果吗?

当地时间4月26日,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突然对乌里大坝开闸。刹那间每秒4500立方米的洪水汹涌而出。

杰赫勒姆河下游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马格拉地区,水位在3小时之内,竟然涨了7.2米!超过2.2万立方米的河水,就像是那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冲向了农田和城镇。

原本十分宁静的乡村,刹那间便陷入了恐慌之中,居民们都有些慌了神,有的人急匆匆地收拾着细软,打算逃离自己的家园。

这一泄洪举动,可不是简单的天灾,而是地缘政治矛盾所带来的不良后果。1960年,印巴在世界银行的牵头之下,签订了《印度河水条约》,其目的在于合理地分配印度河的水资源。

可如今印度却单方面地撕毁了协约,并且毫无任何预警地就开闸放水,这无疑是一种公然的挑衅行为。

此前印度因克什米尔针对平民的袭击事件,关闭了印度河上游4个控制水流的闸门,致使流向巴基斯坦的日均水量,从1.2亿立方米锐减至1700万立方米,这让巴基斯坦农业灌溉系统60%的取水口面临干涸,信德省的塔贝拉水电站等主力发电站,被迫停机。

如今却又突然开闸,下游的巴基斯坦农田,正面临着洪涝灾害的巨大威胁。

要知道巴基斯坦80%的农业灌溉依赖于印度河水流。旁遮普省,更是重中之重,此区域是巴基斯坦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其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3%,而旁遮普省在此中更是处于关键地位。

春播时节,本应是农民播撒投放希望的时刻,如今却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一旦农田被毁,夏季粮食产出必将大幅降低削减,那粮食危机的阴影,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巴基斯坦上空。

而有超过1.27亿人生活在旁遮普省,这场洪灾,影响着波及到数百万人的生活。

洪水肆虐,不仅冲毁了庄稼,还严重破坏了基础设施。像水电站、灌溉系统之类的,在洪水疯狂的冲击下,情况岌岌可危。

尼尔姆 - 杰卢姆水电站,12 小时内 3 次紧急停机;塔贝拉水电站等,也因印度的断水、泄洪,陷入困境。交通线路同样未能幸免,道路被冲垮,桥梁被冲断,救援物资难以运达,受灾民众难以疏散,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阻碍

巴基斯坦民众的生活,更是陷入绝境。饮用水源被洪水污染,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已有200万人面临饮用水危机,霍乱等传染病传播风险大增。

众多村庄被淹,其中47个村庄,完全消失在洪水中,当哈蒂扬巴拉地区洪峰过境之时,水位上涨3.1米,超过了2014年洪灾的纪录,大量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场危机宛如一场噩梦。农业遭受损害,工业原料的供应,显得不足;能源系统陷入瘫痪状态,工业生产,难以继续维持。

巴基斯坦的工业与农业紧密地相互关联,旁遮普省产出着全国90%的纸张、75%的化肥、70%的食糖、40%的水泥,而一旦农业受灾,工业便也面临着瘫痪的风险,经济增长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地区局势,更是因这场泄洪而变得紧张万分。巴基斯坦指责印度为“水资源恐怖主义行径”,其空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两架枭龙战机挂载着霹雳-15E与霹雳-10E导弹,严正以待。

若印度继续此类行为,双方军事冲突恐将一触即发。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此事,印度的行为,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印度的泄洪行为,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印度北部的查谟、旁遮普邦等低洼地区,也遭到洪水反噬,农田道路受损严重。这不仅是对巴基斯坦的伤害,也是对自身的伤害。

在这水资源本就处于紧张态势的时代,和平地共享水资源,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印巴双方理应抛开先前的嫌隙,经由和平的谈判途径,妥善地处理好水资源方面的争端。

毕竟战争与冲突,只会让双方陷入更深的困境,只有和平与合作,才能让南亚大陆重归安宁,让人民免受苦难。

0 阅读:84

老万聊趣事

简介:带你了解各种奇闻逸事